文档详情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ppt

发布:2017-06-15约9.32千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遗传的基本规律比较 (五)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4种 2种(YR、yr或Yr、yR) 一个雄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一个卵原细胞 4种 1种(YR、yr或Yr、yR)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注意】 注意写产生配子时“、”和“或”的运用。 1.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 A.4∶1 B.2∶1 C.1∶2 D.1∶1 【尝试解答】 __D__ 【解析】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种类数比为1∶1。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答案:B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1.(2011年山东临沂第一次模拟)下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部分基因(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② YyRr Yr ③ yR ④ yr yyrr A.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D.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或5/8 A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 (四)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是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遗传的第一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原因: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导致位于其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2.遗传的第二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时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导致位于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遗传实质 细胞学基础 (染色体的活动) 等位基因 与染色体关系 控制性状 的等位基因 研究性状 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 规律 事实 一对 两对以上 一对 两对以上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 减I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I后期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之间 的重组互不干扰 例3(2012江苏)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思考感悟 2.非等位基因一定都能发生自由组合吗? 【提示】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1. 严格选材 ①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况下 是纯种; ② 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大,容易区分; 2. 精心设计 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首创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