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比高矮游戏教案.doc

发布:2018-02-01约1.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比高矮游戏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二、活动准备: 1。三个高矮明显的小动物,爸爸妈妈和我照片几张。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三、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入活动。 师:用小客人方式导入,(出示小客人)引起幼儿注意。 (二)游戏:比高矮。 1.把三个小动物排在同一个地方,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三个小动物中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2.请两位小朋友和老师进行比较,三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3.请三位小朋友比较高矮,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4.请小朋友站起来和旁边小朋友再次比高矮。 5.出示照片,让幼儿区分高矮。 (三)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延伸: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我将活动准备1中请爸爸妈妈来园改为老师、小朋友,另外再准备三个高矮不同的小动物玩具和几张三口之家的照片。之所以这样我主要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贴近日常生活中幼儿喜爱的小动物、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的照片,这些教具取材方面,而且又直观形象。活动开始用小客人的方式吸引了幼儿,让幼儿自己区分三个娃娃中谁最高,谁最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选择了有明显差异的两位小朋友和老师来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再让小朋友站起来,和旁边小朋友比一比,谁高谁矮。最后让幼儿进行操作,完成小动物高矮贴纸练习,整个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了亲自体验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总之,用直观的实物教具比用图片观察的方法幼儿兴趣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小班比高矮游戏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 2.板题:高矮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比高矮 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