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文)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2.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B.“仁” C.“德” D.“孝”
3.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是()
A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6.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
②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
③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④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对右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莎士比亚对印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的“现实的黑暗”是指A.封建神权B.欧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C.天主教教会D.封建君主专制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下列文学作品,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②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③杨柳岸、晓风残月 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你认为上述记载①是当时人所写,可直接作为珍贵的史料使用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小说不是社会真实反映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2009·德州模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