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博飞港澳台学生全国联考:中近史八国联军侵华卷一 (含答案).doc

发布:2016-04-12约1.3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学科联考考前资料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近史之八国联军侵华卷一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 A.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B.开始思考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开始寻求“王朝中兴”之路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D.开始研究策划政治革新之路 2.“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文中“它”产生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3.针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认为:“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4.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遂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 A.鸦片战争前后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D.《辛丑条约》签订后 5. 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 B.“东方雄狮的觉醒”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 D.“4.5亿两,中国的慷慨” 6.《俄国新闻报》说:要紧紧抓住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这里所说的“解决”主要是指 A.严厉惩治日本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B.参与瓜分中国 C.稳定中国秩序 D.策动联军侵华 7.义和团运动最直接的作用是( ) A. 制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C. 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D. 停止列强在华资本输出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8.把《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9.义和团运动开始于( ) A.反专制 B.反割地赔款 C.反洋教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D.反八国联军 10.“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 A.“灭洋”与“扶清” D.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11.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12.允许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并可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 鸦片战争后 B. 中法战争后 C. 甲午战争后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3.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