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等等。
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儿童,为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数的认识 1课时
2 数的运算 1课时
3 常见的量 图形与几何 1课时
数的认识。
1. 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 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 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数大小的比较。
师:对,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生1: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6。
生2: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鸭比小鸡多,64。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说6比4大,也可以说4比6小,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师:是啊,看图(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生: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师: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师:解释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啊!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学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跟计数器有点相似。
师:说具体点,可以举例子。别人也可以补充。
生1:古人用1块大石头表示10,就像计数器上十位上的数字;用小石头表示一个一个的一,就像计数器个位上的数字。
生2:是有点像,同是1块石头,大的可以表示10,小的就表示1;同是数字“1”,在个位上就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
师:说的真清楚,都帮助书上的小朋友解决问题了。你看(课件出示),图中的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大家一起说一遍。
学生齐说:不一样,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情境图)图中用1块大石子和2块小石子表示12,你能再想一个方法表示12吗?
生1:用1根横着的木棒和2根竖着的木棒表示12。
生2:用绳子上的1个大疙瘩和2个小疙瘩表示12。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整理“数的认识”时,你们忘了一点,就是有特殊的数,表示的含义也不一样,现在想起来了吗?表示什么?
?生1:“1”可以表示单个的1,如1个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群体,如1群人、1筐萝卜。
?生2:“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如在直尺上的“0”;还可以表示基准,如温度计上的“0”。
师:这次说得比刚才完整多了。自己再回想一下,都复习了哪些知识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不同含义等。结合具体实例,促进学生对数的理解,加深印象。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知道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知道了数的不同含义及计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多思考、细心做。
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