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山中杂记2教案 北师大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山中杂记2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重点难点: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熟练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吧?那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呢?它给你怎样的感受?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呢?(生说)在生活中你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动物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让我们一同去品位冰心的思想,找到差距,学习冰心的精神。二、阅读感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A.作者简介 生说:冰心现代作家,原名谢婉莹。她为儿童写了许多作品,如《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B.写作背景 本文选编的是《山中杂记》的第十篇原名为《鸟兽不可与同群》意思是不能与鸟兽同群。这是一句反语,其实是说喜欢与小动物亲近,与鸟兽同群,因此被同伴称做傻子。 C.字词检查(生标音及解释) 庞然大物 温驯 狂吠 瞥见 倚 蹒跚 憨 涩 2.指名读文,巩固字音。 3.生点评读文情况(纠正多音字,个别语句的语气。)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A.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 B.作者认为每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自己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 C.学生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写了马、小狗、小猫、小鸟、虫儿五种动物 作者感受到了马的温驯,狗的驯良,猫的活拨,鸟的快乐,虫的可爱。四、写法借鉴 那么同学们注意观察,作者一种动物一种动物地讲开去,在描写动物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呢? 从大动物到小动物,使得层次非常清楚。那其中自己打交道最多,观察最仔细,最喜爱的是哪一种动物?(小鸟)所以她自然重点叙诉和描写,对内容的处理详略得当,我们应该借鉴这一写法。五、归纳总结六、布置作业 重点研读文中写小鸟的语段思考每段在写些什么?板书设计: 山中杂记 马温驯 狗驯良 猫活泼 鸟快乐 虫可爱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山谷中的谜底 1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在大雪重压之下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由自然现象所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理解什么是“谜”、什么是“谜底”。
2.质疑。如: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是谁揭开了这个谜底?……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联系课文想想新词的意思,在不懂之处做上记号。
3.读完后思考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文简介“加拿大”、“魁北克”等词,视学生情况指导朗读。
四、组织交流初读收获,引导进一步质疑
1.说说自己读懂的“谜”和“谜底”,找读文中有关句段。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视情况相机处理。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学生介绍山谷中的谜和揭开谜底的人。
二、速读全文,以旅行者的口吻练说旅行收获,直奔学习重点
1.示:这次旅行,我不仅……而且……。
2.划出文中写启示的句子,再练说。(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话或文末的句子)
3.设疑:他们怎么会从雪松身上得到这个启示?“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是什么意思?
三、自读第3自然段,自主感悟
四、组织交流,感受雪松智者、强者形象,理解启示的含义
1.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受、理解,教师随机引导。
2.读书要边读边想象,脑子里要浮现文字描绘的景象,这就把书读懂了,读活了。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
(1)学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师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悟、品味。
(2)示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指导联系上文理解“积”、“弯”、“落”、“弹”的景象和“完好无损”的意思。
边朗读边想象雪松弯曲、反弹的情景,在评议时引导理解“反复”、省略号和“始终”表达的含义,练读句子。
(3)现在我们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觉了,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话吗?。
(4)练习朗读: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心中的敬佩、赞美送给雪松吗?
3.再读启示,谈谈自己的理解。如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先联系雪松谈谈,再结合生活实际推而广之。
五、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