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思考,就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性质,教师在
运用微机设计的战争形势与战争路线图及展示了战
争的局面后,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
分析,一战的结果是必然的吗?如果你是德国的总
参谋长,你是否有办法来赢得这场战争?可从战略
上,外交上考虑.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国的统
帅,你将如何对付这位德国总参谋长的办法?学生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
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教师指出,战争的结果
不是必然的,但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不能改变战争的
帝国主义性质.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不仅
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
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
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
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
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
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
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
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
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
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
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
的两位在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
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
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历史画卷就是由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历史人
物构成的.离开了历史人物,历史就会黯然失色,暗
淡无光.所以,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引导学生
对各类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人物,还历史人物之真实面目,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和洞察力.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时,我给学生讲述了
传奇女子赛金花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烟花女子,能
够在国难当头,同胞深受外人压迫和凌辱之时,勇敢
地站出来,为民请命,慷慨陈词,与联军统师瓦德西
据理力争,使北京城避免了一场屠城之劫.然后,我
提出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风尘女子应该怎么样评价
她呢?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不是看他(或她)的出身,地位,而是看他(或她)是否
有功于民,有功于国.在这里我从历史延伸到现实,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评价身边的人.在介绍历史人
物事迹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倾注感情,以培养学
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再现式历史教学法,就是通过多种手段
从视觉,感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思维,迅速将
学生带人历史情景中去,感受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
的兴趣和思维,让历史活起来,激励学生去探究,在
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体验性
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张雪梅
(新疆石河子市第三幼儿园,新疆石河子832000)
中图分类号:G6l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48(2008)02—0083—02
一
,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
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
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
听,去动脑筋,动手作,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
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剪纸教学中,我并不是
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来约束幼儿,训练幼儿.因
为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
造性思维,相反会使幼儿感到压抑,厌倦和畏俱.所
以,我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有趣
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投
入剪纸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例如:在一
一
83—
次剪花瓶的活动中,起先我收集了各种造型别致形
状不同的,花纹漂亮的花瓶,在班里开了一个花瓶展
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花瓶,增加幼
儿的感情认识,其次,我又在幼儿面前象变魔术似
地,把一张纸剪成一个个奇特的花瓶,进一步给予幼
儿足够的刺激,以激发幼儿也想剪花瓶的欲望,在幼
儿剪花瓶的过程中,我不过多地干预他们而是让他
们凭借自己已有的感性认识,通过一次次地实践操
作,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剪.当一幅幅富有想象的花
瓶作品被展示在教室,走廊的墙面上时,幼儿得到了
被肯定的快,从而提高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二,创造良好的剪纸环境是培养思儿创造力的
前提.
剪纸虽然是以幼儿自发为主的一种活动,但是,
如果没有适宜于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环境,
幼儿就难以在活动中充分的发展.
1.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幼儿剪纸
时,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外,还要为幼儿准备充足
的辅助材料.如:宣纸,颜料,助染剂,胶水,毛笔等,
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