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检测方法 编制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概述
1.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制或修订:修订
计划编号:SN/T1586.1-2005
类别: 植物检疫
标准名称: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检测方法
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2目的、意义及国内外有关标准的简要说明
?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靠种子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国际贸易中带病的菜豆和大豆、绿豆种子。病菌主要在种子和病茎上越冬,可在菜豆和大豆的种子表面和内部存活,对干燥抗性极强,存活期可达20年以上。菜豆萎蔫病菌通过带病种子或越冬残体侵染种苗,从而引起植株死亡,可造成农业生产的大面积损失。因此,制定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检疫鉴定标准,规范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从而加强对进境菜豆属(Phaseolus L.)植物的监管,对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3编制过程
2011年10月,认监委下达了制订任务,我局确定了该项目的参加单位、人员及任务分工。本标准的研制过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工作内容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组织标准修订人员学习、理解标准的修订规范,理顺标准修定的思路
?2011-12-30
?2012-01-31
?收集资料,开展必要的实验获得相关数据
?2012-02-01
?2012-10-31
?方法和数据验证
?2012-11-01
?2013-01-01
?开始进行标准的起草工作,并完成征求意见稿
?2013-01-01
?2013-03-01
?向全系统专家征求意见
?2013-03-01
?2013-05-01
?汇总修改意见,完成最终编制说明,根据修改意见汇总情况,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20
?2013-08-01
?最终形成《送审稿》
?2013-08-01
?2013-12-31
1.4 标准参加人员及分工
种焱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处长 总负责
高文娜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农艺师 技术实验
卢广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任科员 资料收集、汇总
宁跃明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助理调研员 资料收集
赵汗青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处长 资料收集
2.技术依据
2.1文本编辑的依据
遵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辑标准文本。
2.2参考资料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
2.2.2动植物检疫除害处理规章及相关技术
3.技术内容
3.1原理 以寄主植物上菜豆萎蔫病的症状特征、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为依据。3.3仪器用具和试剂 根据对菜豆萎蔫病菌的鉴定需要制定。3.4现场抽样 主要参考国内外植物检疫的有关操作规程而制定。3.5实验室检疫 根据病原菌在寄主上的症状特征、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作为鉴定菜豆萎蔫病菌的标准,采用稳定、准确、方便、常用、权威推荐的方法。
3.6结果判定
根据各鉴定标准对发病症状和分离物进行综合判定,如所有特性均与各鉴定指标吻合,可鉴定为菜豆萎蔫病菌。
4.建议
本标准为修订,其中添加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建议将此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推荐,在全国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参照执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