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菌性阴道病检测方法的比较.doc

发布:2018-01-31约2.3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菌性阴道病检测方法的比较 方文婷 邱华红 张机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 对比细菌性阴道病(BV)的3种检验方法的特点。方法 对1185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BV试验3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870例,非BV组315例。结果 BV组870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BV试验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32.5%、89.8%;非BV组31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6.1%、27.5%;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lt;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验线索细胞简易、方便、易行,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坚定的金标准。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BV) 阴道加德纳菌(GT) BV试验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193-02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可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对其筛查、诊断及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试图对现有临床常有的BV诊断方法做一比较分析,以对临床医生选择性应用起指导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1年5月-2012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为BV的妇女1185例,其中870例按照Amsel诊断金标准,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BV),315例不符合该标准,诊断为非细菌性阴道病(NBV),平均年龄32(29-53)岁。就诊前3日内无性交、阴道灌洗、月经期和绝经妇女除外。采集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线索细胞和BV试验。 1.2试剂仪器 由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10%氢氧化钾,光学显微镜,恒温干浴器(温度42℃)。 1.3试验方法 1.3.1涂片染色找线索细胞 按本实验室常规方法做革兰染色,检测线索细胞。 1.3.2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与鉴定 将阴道分泌物接种在分离培养基上,至于5%二氧化碳孵育箱内,35℃培养48h,观察结果,根据菌落形态特点,生化反应坚定。 1.3.3BV试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试验)用0.4ml稀释液,反复挤压棉签,使阴道分泌物充分溢出。在反应装置的三孔中每孔滴加一滴处理过的样品,每滴约35micro;l,以没过反应孔1/2为宜,之后在“唾液酸苷酶”反应孔中再加一滴显色液。将反应板置42℃恒温干浴器反应10min后观察结果。 1.4 诊断金标准 Amsel法的4项检测标准:(1)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2)分泌物pHgt;4.5。(3)胺试验阳性。(4)线索细胞。 凡有线索细胞再加上述任意2条,即可诊断为BV。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生殖道感染妇女阴道分泌物BV病原检测结果比较 分组 n GV培养阳性数 % 线索细胞阳性数 % BV试验阳性数% 细菌性阴道病 870 283 32.5 655 75.3 781 89.8 非细菌性阴道病 315 19 6.0 34 10.8 87 27.6 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GV检出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BV患者3种GV检测法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BV,Plt;0.05,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本文结果表明GV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病原体。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是正常寄生于阴道内的微生物,如加德纳菌、类杆菌、普雷沃菌、动弯杆菌等厌氧菌以及支原体过量繁殖,取代了阴道内的优势菌群乳酸杆菌,引起菌群失调所致 。BV是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胎膜早破,以及早产、低体重儿、产褥感染等多种疾病的病因。因此,正确地诊断和尽早治疗BV非常重要。 目前,阴道加德纳菌的检测方法,除了本文中未涉及的PCR技术外,还有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找加德纳菌和线索细胞、细菌分离培养、BV快速诊断试剂盒等。BV试验采用多胺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因为其检测是引导菌群所产生的胺类物质,包括其他微生物的产物,故不能作为诊断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