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pdf

发布:2017-09-03约9.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9卷第 1期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1.29 No.1 2011年 6月 OURNALOFSUZHOU POLYTECHNICINSTITUTEOFAGRICULTURE Jun.20l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陈桂珍,邓文雯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农业信息人才则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 本文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出发,探讨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 背景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1 引言 程”以来,用了5年时间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级农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 业基本数据库,农业监测、预测与预警等宏观调控与 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 决策服务应用系统,农业生产形势与农作物产销预测 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 系统,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过多年努 关产业的总称。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力,我国农业 网站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的 2005年6月30日农业部已经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 关键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提高农业 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 信息化的关键。 农业门户网站。各省 (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 2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 我国引入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是在 20世纪80 农业部门建立了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 年代,主要以农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标志进行科学计 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 1.7万多个 ,占乡镇总数的 算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的农业科研与应用研究。90 4l%,到2008年底,全国涉农网站已达 18000多家。 年代我国开始规划建设农业信息体系,1995年开始 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 实施 “金农工程”,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 2008年底,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已达到8460万 信息网随后开始运行,国家把农业信息化有关项 目的 人 ,较2007年增长60.8%。 研究列入863计划,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3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示范工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20个示范区,取得了显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著成效。进入2l世纪后,农业信息化被提到国家重 和关键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 要议事 日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被先后列入 “863 件,它将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等重大研究项 3.1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 目,对 “网络农业”、“精确农业”、“虚拟农业”等方面 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开始进行探索研究。 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农 我国自1995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金农工 民提供政策、技术、农产品价格等信息,帮助农民按照 作者简介:陈桂珍(1964一),女 ,苏州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