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陵”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能力与过程: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积累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的古诗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A、链接资料,感受友情
B、角色扮演
我就是大诗人孟浩然,准备东下扬州,我的好朋友李白在哪儿,你愿意送我一程吗?会对我说什么?
(祝福、想念、盼早日归来、不舍)带着你的感受读(指二三学生读)
(2)“烟花三月”
边欣赏边想象,用一个词来描述你看到的三月(花团锦簇、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争奇斗艳、烟雾迷蒙)
你能读出来吗?(指二三学生读)
带着这样的理解,对朋友的祝福,带着对烟花三月美景的欣赏,齐读。
3、点拨方法“想象画面”
想象着烟花三月的美景,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这对好朋友分别的场面,来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身边,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想象画面
(二)学习诗的三四句
1、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江边望呀望呀(出示PPT)
2、你仿佛看到——
(孤单单的一只船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滚滚长江流向天边)
带着你的想象读。
3、“孤帆”
诗人看到了几只船?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江面上本应是千帆竞渡,怎么只有一只船呢?
李白眼里只有孟浩然,李白心里只有孟浩然,江上的千帆早已视而不见,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眼里只有孟浩然——男生读
心随帆动,心里念的想的都是孟浩然——女生读
4、小练笔,体悟孤独、不舍
李白站在江边,往事历历在目。那一年,他们一起——,一起 ——,一起——,这是多么欢乐的时光!可如今,却天各一方,只能独自,独自,独自
带着你的心情来读。(指二、三名生说、读)
5、李白站在江边,望着帆影远去,船开了好一会儿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师范读)
那船已成了一点儿小影儿了,李白舍不得,还在翘首以盼,心中再次念到——
那船已消失在了蓝天碧水的尽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又在望呀望呀,高声诵到——
李白想将心中之情寄予长江之水送到朋友身边——
6、“孤帆”“长江”之景中含着的是作者浓浓的情谊呀!
板书:寓情于景
7、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一个烟花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真情流露,创作了千古绝唱——生齐诵全诗。
8、这样的诗,读着很美,唱着也很美。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老师整理了一部分送别诗送给同学们,一起去体验真情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2、总结:可能是友情,也可能是亲情、师生情等,也许,你也有一个分别很久的朋友,课后,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好好珍惜这份真情吧。
3、作业:①写一写想对分别已久的亲人或朋友说的话。②继续搜集送别诗
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借助注释 寓情于景
抓关键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