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教育的整合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中学教育的整合思考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必然要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就要求大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知道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是这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统一的整合,知道如此整合的意义,进而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必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树立观念, 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教育教学当中, 使教育教学能够,枝叶茂盛。然而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中,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整合出现了一些问题。整合传统教学过程中人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播, 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和获取课外知识方面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教学认为教学是知识单向传播的过程, 过分强调研究知识内容的客观性问题, 传统教学在本质上是分层次简化了的, 将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分解为各个级别的子目标和不同的独立单元中。这样获得的知识是彼此孤立的、非整体性的, 其结果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本身从理念、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形式最终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下面笔者就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思考, 目的是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得更好。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把整合理解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在这里,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和目标。第二,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 提供了学习环境, 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第三, 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作为认知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特点
2.1 开放性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采用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等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做到开放,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教育者使用
2.2 交互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好以后要有交互性,即人机交互、人机沟通、人与人之间可以远距离的沟通和多向的交流。例如电子黑板的使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包括三个基本点:
(1)、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2)、使课程教学内容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实现知识重构。
在整合过程中要使老师把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强调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软件,如何将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及其他学科的整合,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能培和提供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
整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和主体, 协调处理好整合主体要素的相互关系, 才能保证整合和实施的效果。
我国教育学家刘儒德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以下六个方面的大胆实践:
4.1 理念
我们应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支持, 培养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创造知识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4.2 目标
设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4.3 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 需要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点, 最好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方。
4.4 学习内容及进度
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都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需要考虑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与学科知识水平之
间的相互呼应与配合。
4.5学习方式
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力来设计新型的学习方式, 同时还要把对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在教学之中。
4.6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活动、媒体的整合。
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5.1 教育理念陈旧, 或忽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性,
教师角色的转变理念的更新对于教育工作者是很重要的。在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中, 仍存在一部分走老路的教师, 他们不习惯改变, 他们在教育的岗位上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服务学生, 教育教学效果总是得不到提升; 还有一部分善于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