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违反劳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章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第二十章 违反劳动法责任;第一节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概述;二、违反劳动法责任的承担条件(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以具备法定条件为前提,即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构成要件。违反劳动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
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行为人主观方面有过错。
4.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
5.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形式(类型)
(一)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承担的,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的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是国家法律规定由国家特定行政机关给予违法行为人行政处理的措施。如罚款、责令改正、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查封、罚款等。
纪律处分,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用人单位及其他中介机构对其内部工作人员违法行为而给予的行政处罚措施。;(二)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旨在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法律责任形式。
(三)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劳动法律规定,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我国刑法,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是劳动法法律责任形式中处罚性最严厉的一种。
;第二节 违反劳动法的行政责任;;;;;第三节 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6.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7.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9.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1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1.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2.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处罚。
13.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4.个人承包经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在服务期、竞业限制、保守商业秘密三种情形下,可以以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违约行为约定违约金,劳动者如有违反,承担违约责任。;第四节 违反劳动法的刑事责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