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_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主要危害。2.掌握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研究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
________性、_________性、复杂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⑩____________,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____________。
2.我国的自然灾害:________和________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________灾害危害程度较大。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a.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__________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________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________、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________的现象
b.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__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____、来势____;洪峰次数___、水位____、洪水持续时间____.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原因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春夏之交,暴雨时常发生于_____地区;6、7月份,江淮地区形成_______;7、8月份,华北和______出现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也时降暴雨;8、9月份 ______受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 华北地区多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华南地区多冬旱 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洪涝 ①气候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
②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④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检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台风 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 热带气旋 每年夏、秋 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③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 寒潮 由 强冷 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 降温(作物遭冻害,秋末、春初危害大)
大风(摧毁建筑,破坏牧场)、
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①强监测和预报
②建立寒潮预警机制
③实施防寒保温措施 泥石流
滑坡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西南、西北天山地区
建筑物破坏地面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 原因 4、5月份 华南地区 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暴雨时常发生 6、7月份 江淮地区 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江淮梅雨 7、8月份 华北、东北 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 西南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8、9月份 东南沿海 受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
(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
2.自然灾害的危害
【合作探究】
【探究材料】
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 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