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中的若干决策问题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论文说明 1
第二节 信息化的历史 4
第三节 相关理论回顾 6
第四节 国内信息化投资建设现状 13
第二章 企业信息化前提条件及现状分析 19
第一节 前提条件 21
第二节 战略层面 26
第三节 企业现状 30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的计划安排 34
第一节 资源安排 34
第二节 项目计划 39
第三节 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 45
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实施运行模式的抉择 50
第一节 流程再造 50
第二节 实施系统的选择 52
第三节 处理不同系统的关系 56
第四节 企业信息化评估 59
第五节 实施结束后系统的稳定持续运行 61
第五章 个案分析 64
第一节 公司介绍 64
第二节 信息化关键因素决策分析 65
第三节 信息化最终效果分析 6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说明
一、研究背景和动机
信息化, 英文使用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来进行描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化得以迅速的应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灵活应变外界因素的一种方式。
我国近几年来在信息化方面也很重视,国家的“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的跨越发展。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十个专项规划中专为信息化设立了一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其中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认为“信息化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指出“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信息化正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形态,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因此,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至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1】,,,
每个企业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时候,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可以做参考的模板。况且,实施信息化不仅涉及企业内部问题,还有外部的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很多因素,因此一定要对各个关键因素有正确,详细的了解,才能制定一个最合适的策略。
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信息化策略和实施流程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信息化成功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梳理出进行信息化所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进而取的信息化的成功。
下面是本论文的两个比较主要的目的:
1.企业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2.信息化实施与实施后续的工作,
本论文采用文献探讨,模型汇总,1. 文献探讨
阅读与企业信息化有关的书籍,期刊,相关的硕士论文以及网站上的文章,尤其是和决策,实施方面有关的内容。同时也对战略及其他方面的书籍进行了一些阅读,以便作些更深入的了解。
2.模型汇总与分析
根据理论探讨的结果以及自己以往在企业信息化上面的经验,通过归纳总结,以模型的方式提出对选型决策方面的分析和见解。同时分析在实施中要面临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选择。
3.实例分析
搜集有关信息化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案例中包括其他人的案例总结以及自己在以往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经验。
四、论文研究框架
有关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比较庞杂,信息化处于发展过程中,同时并没有成型的理论来支持,更多的是一些学者发表的文章。本文作者致力于从众多的有关资料加以总结,并根据作者多年来信息化项目方面的经验就信息化常见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才能更好的选择信息化方式来避免失败。
论文框架图如下:
第二节 信息化的历史
国家“十五”专项规划中所定义的信息化是广义上的,对应到企业本身表现为很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的项目。有的学者是这么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UNIX小型机开始进入企业,当时的市场还是普遍为产品供应导向,为了使生产能够持续,以及在降低成本方面的考虑,物料需求规划(MRP)开始有了发展,后来在物料需求规划的基础上又发展了MRPII。 八十年代开始,强调成本,质量,及供应的及时性,也就产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