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2012_1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原则 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建议慎重使用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式。 后者的适应证为:结节弥漫性分布于双侧甲状腺,导致术中难以保留较多正常甲状腺组织。 术中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良性甲状腺结节术后,不建议用TSH抑制治疗来预防结节再发。(推荐级别E) 不建议常规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TSH抑制治疗、131I治疗、PEI、PLA和RFA。(推荐级别E) 二、分化型甲状 腺癌(DTC) (49项) 2-1DTC手术中,选择性应用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或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C 2-2DTC术中在有效保留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情况下,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A 2-3对临床颈部非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N1b)的DTC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B 2-4对部分临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N1a)的DTC患者,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C 2-5对所有DTC患者均应进行术后AJCC TNM分期和复发危险度低、中、高危分层,以助于预测患者预后、指导个体化的术后治疗和随访方案、交流患者医疗信息。A 2-6按照良性甲状腺疾病手术、但术后病理诊断为DTC者,应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再次手术的风险、随访的便利性、患者的意愿和依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再次手术。C 2-7DTC手术后,选择性应用131I清甲治疗。A 2-8妊娠期、哺乳期、计划短期(6个月)内妊娠者和无法依从辐射防护指导者,禁忌进行131I清甲治疗。F 2-9131I清甲治疗前评估发现有再次手术指证者,应先行手术治疗;仅在患者有再次手术的禁忌证或拒绝再次手术时,可考虑直接进行清甲治疗。A 2-10清甲治疗前,停用L-T4 至少2-3周或使用重组人TSH(rhTSH),使血清TSH升高至30mU/L。A 2-11不建议也不反对进行清甲治疗前的诊断性全身核素显像(Dx-WBS)。I 2-12131I清甲治疗前低碘饮食(50μg/d)至少1-2周,避免应用含碘造影剂和药物(如胺碘酮等)。B 2-13131I清甲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指导。B 2-14非高危DTC患者清甲治疗的131I剂量为1.11-3.7GBq (30-100mCi)。B 2-15中、高危DTC患者兼顾清灶目的时,清甲治疗的131I 剂量为3.7-7.4GBq(100-200mCi)131I。C 2-16131I清甲治疗后出现的短期副作用多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置。B 2-17131I清甲治疗后2-10天之间应进行治疗后WBS(Rx-WBS)检查。B 2-18DTC患者131I清甲治疗后24-72h内开始(或继续)L-T4治疗。B 2-19对无法手术切除的摄碘性DTC转移灶,可选择性应用131I清灶治疗。B 2-20首次131I清灶治疗应在131I清甲后至少3个月后进行。重复清灶治疗宜间隔4-8个月。C 2-21单次131I清灶治疗的经验剂量为3.7-7.4GBq(100-200mCi)。C 2-22尚无131I治疗剂量(包括单次剂量和累积剂量)的明确上限,但随131I治疗次数增多和131I累积剂量加大,辐射副作用的风险增高.C 2-23女性DTC患者在131I治疗后6-12个月内避免妊娠。C 2-24DTC患者术后应及时给予TSH抑制治疗。B 2-25DTC术后TSH抑制治疗首选L-T4口服制剂。A 2-26基于DTC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设立DTC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的个体化目标。C 2-27TSH抑制治疗的L-T4剂量需根据TSH抑制目标调整,存在个体差异。A 2-28L-T4的起始剂量因患者年龄和伴发疾病情况而异。L-T4应当清晨空腹顿服。B 2-29L-T4剂量调整期间,每4周左右测定血清TSH。A 2-30对需要将TSH抑制到低于TSH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的DTC患者,评估治疗前基础骨矿化状态并定期监测。C 2-31绝经后女性DTC者在TSH抑制治疗期间应接受骨质疏松症(OP)初级预防;达到OP诊断标准者,启动正规抗OP治疗。B 2-32对需要将TSH抑制到低于TSH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的DTC患者,评估治疗前基础心脏情况并定期监测。C 2-33TSH抑制治疗期间,可选择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血管系统副作用。C 2-34不建议在DTC治疗中常规使用外照射治疗或化学治疗。F 2-35在常规治疗无效且处于进展状态的晚期DTC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新型靶向药物治疗。C 2-36对DTC患者应当进行长期随访。A 2-37对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患者,随访血清Tg变化是判别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手段。A 2-38随访血清Tg应采用同种检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