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术治疗 如何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手术切除术式??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肿瘤大小;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单灶或多灶;童年期有无放射线接触史;有无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综合征家族史;性别、病理亚型等其他危险因素。应根据临床TNM(cTNM)分期、肿瘤死亡/复发的危险度、各种术式的利弊和患者意愿,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不可一概而论。 DTC的甲状腺切除术式主要包括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 保留病变侧后部甲状腺组织( >1g)的次全切除术不适用于治疗甲状腺癌(ATA) DTC的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包括: ①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②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 ③多癌灶,尤其是双侧癌灶; ④不良的病理亚型, 低分化型甲状腺癌; 。 ⑤已有远处转移,需行术后131I治疗; ⑥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⑦伴有腺外侵犯(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或纵隔侵犯等)。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是: 肿瘤最大直径1~4 cm,伴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的适应证为: 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DTC,并且肿瘤原发灶≤1 cm、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侧腺叶内无结节。 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为: 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DTC,并且肿瘤原发灶≤4 cm、复发危险度低、对侧腺叶内无结节;微小浸润型FTC。 我们该怎么做? 1、至少要切一侧腺叶 2、对侧腺叶全或无 颈部淋巴结的处理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的血供: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 甲状腺最下动脉(10%)——发自头臂干 甲状腺动脉与气管、食管动脉有广泛吻合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中静脉 甲状腺上动脉 甲状腺下静脉 左喉返神经 20%~90%的DTC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颈部中央区 。28%~33%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在术前影像学和术中检查时未被发现,而是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后得到诊断,并因此改变了DTC 的分期和术后处理方案 。 推荐2-2: DTC 术中在有效保留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情况下,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推荐级别B) 推荐2-3:对cN1b 的DTC 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推荐级别B)。按分区切除优于仅切除受累淋巴结。 推荐2-4:根据VI区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和比例,DTC原发灶的位置、大小、病理分型和术中对非VI区淋巴结的探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部分临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N1a)患者,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推荐级别C)。 对cN1b 的DTC 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已达成共识,建议行功能性清扫,在保证彻底清扫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功能和外形,严禁“摘果式”手术。 DTC的术后分期和 复发危险度分层 DTC的术后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有助于:①预测患者的预后; ②指导个体化的术后治疗方案,包括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等,以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 ③指导个体化的随访方案; ④交流患者医疗信息。 目前最常使用的肿瘤术后分期系统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2019) 但是,AJCC TNM分期系统预测的仅是死亡危险度而非复发危险度。 对于DTC这种长期生存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更应对患者进行复发危险度分层。 低危组 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1)无局部或远处转移;(2)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均被彻底清除;(3)肿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4)肿瘤不是侵袭型的组织学亚型,并且没有血管侵犯;(5)如果该患者清甲后行全身碘显像,甲状腺床以外没有发现碘摄取 中危组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可在镜下发现肿瘤有甲状腺周围软组织侵犯; (2)有颈淋巴结转移或清甲后行131I全身显像发现有异常放射性摄取; (3)肿瘤为侵袭型的组织学类型,或有血管侵犯; 高危组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肉眼下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 (2)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有残留; (3)伴有远处转移; (4)全甲状腺切除后,血清Tg 水平仍较高; (5)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 很多分化性甲状腺癌具有吸碘功能,放射性碘高度浓集于肿瘤组织中,可起内放射治疗作用,而对周围组织放射损伤很小。 对于复发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