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pdf

发布:2023-11-04约7.1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师说·讲坛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的 有效融合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汤丽琴 小学教材新增古诗篇目的措施,显示出教育部对 (二)信息技术 传统文化的重视。从二零一七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 社会经济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 所有学校都开始全面采用统编教材,从一年级起统一 充满了信息技术的踪迹。本文所介绍的信息技术主要 采用由教育部负责编制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本。我们可 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学校 以看到在统编教材中,明显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语文课程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类型很多,比如,多媒 的有关内容,而从古诗文来说,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 体教学、互动电子白板、微课堂、互联网教育平台等。 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九篇,总体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三)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 其编排目的是使中小学生通过背诵优美的古诗词,体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教学和利用 会诗歌所抒发的丰富情感,从而良好地继承与发扬中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两个方面。一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助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提 门课程,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中小学的微 高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通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机课、信息技术课;二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在课前、 的提出与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古诗词教育在语文学科 课中、课后以不同形式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融合,以促进 中的地位。古诗词作为历史高度精练的话语晶体,是 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提升教学效率。合理运用信息 我国五千年来传统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语文课程中的 技术,可以突破课堂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为教师创造一 古诗词,对于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校的 个崭新的知识传播途径,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 同时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本文所 一、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整体概述 指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整合,即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 (一)古诗 学的技术、工具和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借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之一,是具有韵律 助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与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的目 的纯文学。古诗在古代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以唱 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融合,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 为主。可以说,古诗最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 的过程。 存的文化形式,并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感情,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价值 来表达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审美感受。古诗词也有广义 (一)更加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古诗泛指我国古代诗词,主要包含 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学校语文课教材的指导性文本, 诗、词、曲;而狭义的古诗词,则泛指我国古体诗与近体 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深入研究的一本教参。学校在语文 诗。我国古体诗一般也称之为我国古风体,有四言、五 课教学规范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课教学这门学科是 言、七言之分,我国古体诗的主要优点是形式自由随意, “一种掌握语言文字使用的综合型、实用学科,需要全 不受传统格律的约束。《诗经》 《楚辞》 《汉乐府》及《古 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修养,准确掌握小学语文课教 诗十九首》等都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即格律诗,产生于 学的特色,主动地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 中国南朝齐梁时代,形成于唐代初期,在格律方面有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