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临床用药解读.pptx
;;
未满足的治疗需求】是首个可静脉注射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与口服制剂相比
起效迅速,无首过效应,安全性较临床其他镇痛药品更优弥补了中国临床多模式镇
痛的不足
大陆地区住院手术量】2022年我国住院患者手术人次约为8100万,其中术后中重
度疼痛人次约4000万。;
【不良反应】
最为常见(发生率≥5%)并且对乙酰氨基酚组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和失眠。
【禁忌】
对乙酰氨基酚禁用于:
已知对对乙酰氨基酚或静脉输液中任一组份过敏的患者。
严重肝功能损伤或重度活动性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
包括严重肝损伤、严重的皮肤反应、错误用药的风险、过敏和超敏反应、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HAGMA)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诱导或调节肝细胞色素酶CYP2E1的物质可能会改变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增加潜在的肝毒性等,详见说明书。;
之前认为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加氧酶诱导镇痛。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
酚的主要镇痛机制是代谢生成n-酰基酚胺(AM404),进而作用于大脑中TRPV受体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和CB1受体。并且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物AM404可通过
脊髓背角纤维末端的TRPV受体直接诱导镇痛[1]。;
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机制不同于阿片类镇痛药,无药物依赖,与阿片类药物联用,可减少
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例,分别接受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325mg/次500mg/次,生理盐水治疗
慰剂组,前者吗啡消耗量11.595.70mg较后者吗啡消耗量16.5711.23mg减少率
达到30%。325mg组中骨科手术患者相对与安慰剂组,前者吗啡消耗量13.87±6.39
m9较后者吗啡消耗量16.5711.23mg减少率约为18.8%
第二阶段分析FAS,试验组(对乙酰氨基酚500mg/次)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后2
4h内吗啡总用量为8.72±7.70mg,对照组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后24h内吗啡总用量为
11.159.19mg。分析pps,试验组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后24h内吗啡总用量为8.31±
7.04mg,对照组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后24h内吗啡总用量为11.729.89m
间统计学差异;
区域;
区域;
为本品中的活性成分
作为稳定剂,主要用于防止药物降解
???为PH缓冲剂,可以使溶液PH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而减少了其他原辅料处于局部偏酸
偏碱的溶液中,防止了主药及辅料降解
作用是调节PH;
临床管理难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