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甾类激素药物.ppt

发布:2019-04-15约3.93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七章 甾体及其苷类 甾类激素作用机制 甾类激素分子是化学结构相似的亲脂性小分子,分子相对质量为300Da左右,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跨越质膜进入细胞内.每种类型的甾类激素与细胞质内各自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并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激素和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提高了受体与DNA的结合能力,激活的受体通过结合于特异的DNA序列调节基因表达.受体与DNA序列的结合已得到实验证实,结合序列是受体依赖的转录增强子,这种结合可增加某些相邻基因的转录水平. 谢谢大家! * * 第一节 概述 甾体化合物是天然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包括动植物甾醇(也称固醇)、胆酸、维生素D、动物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植物强心苷、蟾酥毒素、甾体生物碱、甾体药物、昆虫激素等。虽然这些成分来源不同、生理活性不同,但它们的化学结构中都具有甾体母核----环戊烷骈多氢菲。这类成分涉及到生理、保健、节育、医药、农业、畜牧业等多方面,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激素(Hormone,荷尔蒙)----是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激素作用于特定的称为靶器官的组织、细胞上而发挥作用。 如果激素分泌出现平衡失调,可使人体发生病变,如甲亢、糖尿病等。 一般,激素类的抗炎作用强,但存在水钠潴留,变虚胖,感染危险,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非甾体类抗炎作用弱,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还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激素是否对人体有害,很多人认为,使用激素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用药期间人体外貌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满月脸、水牛肩,但停药后半年或一年能够恢复,不妨碍使用激素类药物。 一、甾体的定义 甾体说的就是类固醇类物质(steroids), 因其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通常指这一类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具有一定的作用。 1936年给这类化合物提出一个总称“甾体化合物”,“甾”字很形象化地表示了这类化合物的骨架,即在含有四个稠合环“田”字上面连有三个支链“〈〈〈”。C10、C13上各有一个甲基,称为角甲基。 C17位有侧链。 各种名字以“松”结尾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甾类激素诱导的基因活化分为两个阶段: ①直接活化少数特殊基因转录的初级反应阶段,发生迅速; ②初级反应的基因产物再活化其他基因产生延迟的次级反应,对初级反应起放大作用.如果蝇注射蜕皮激素后仅5~10min便可诱导唾腺染色体上6个部位的RNA转录,再过一段时间至少有100个部位合成RNA,致使大量合成次级反应所特有的蛋白质产物.这类激素作用通常表现为如影响细胞分化等长期的生物学效应.   甲状腺素和雌激素也是亲脂性小分子,其受体位于细胞核内,作用机理与甾类激素相同.也有个别的亲脂性小分子,如前列腺素,其受体在细胞膜上. 二、研究进展 1903--1932年,甾醇及胆酸的研究阐明了甾体的碳架结构。 1928--1960年,动物激素的发现和工业生产。 1960--80年代末,避孕药物的合成及其应用与昆虫激素的发现。 三、基本结构和分类 在甾体母核上,大都存在C3羟基,可和糖结合成苷。而C17侧链有显著差别,根据C17侧链结构的不同,可将天然甾类分为不同类型。 反 反 顺 戊酸 胆酸类 反 反 顺 脂肪烃 昆虫变态激素 反 反 顺、反 脂肪烃 植物甾醇 反 反 顺、反 含氧螺杂环 甾体皂苷类 反 反 顺、反 不饱和内酯环 强心苷类 顺 反 反 羟甲基衍生物 C21 甾类 C/D B/C A/B C17 侧链 分类 C21甾类(侧链为羟甲基衍生物) 强心苷类(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 甾体皂苷类(侧链为含氧螺杂环) 1.大都是结晶形化合物;一般亲脂性较强(分子中往往存在酯键)。可溶于石油醚、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不溶于水;C21甾苷类水溶性增大。 四.理化性质 由于C21甾苷类分子中2-去氧糖的存在,故存在Keller—kiliani 颜色反应(强心苷类颜色反应) C21甾苷类溶于含少量Fe3+(Fecl3或Fe2(SO4)3) 的冰醋酸,沿管壁滴加浓H2SO4 界面及醋酸层颜色变化(蓝、蓝绿色) 苷元不同而不同 2.具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氢化可的松是常用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 化学名:11?,17a,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 (11?,17a,21-trihydroxypregn-4ene-3,20-dione) 第 二节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简介 性 质 氢化可的松又名皮质醇,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的苦味,遇光渐变质。熔点212~222oC,熔融时同时分解,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