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犯错的空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西) 允许孩子犯错的空间
案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那么,就请给错误一个空间吧,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下午一进教室,就看见一帮男同学围在一起,看见我来了,班长焦急地向我汇报:“李通(化名)和李欢(化名)打架,撕坏衣服了。”晕啊,还那么严重。“都是李家人啊!”雷杭(化名)起哄着。“剪刀是黄义(化名)的。”另一个同学接着汇报……我放声喝道:“所有同学都回座位去!”“老师,李通的羽绒服好贵的!起码几百块!”还有不怕死的呢!“都回座位去复习!李通和李欢跟我到办公室。”同学们看到我“晴转多云”了,纷纷悻悻地回座位坐好。进了办公室,李通还处在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还在不停地啜泣着,李欢的眼睛也泛红,惊慌地看着我。我先检查两个人衣服,天哪!李通看着不便宜的羽绒服帽子脱线了,露出羽绒来,而李欢的羽绒服领子被剪了一个大口子。李通委屈地哭道:“这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羽绒服!很贵的!”李欢大概觉得事情对他不利了,害怕得眼泪“刷”地流下来。我先平复了一下心情,尽量克制着,等两个人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我就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让两人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还原,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思想工作,指出李欢因为在玩的过程中玩疯了,无意中撕坏的,虽然做错了事,但不是故意的;而李通心疼妈妈送的羽绒服,气得剪坏李欢的羽绒服,虽情有可原,但是故意犯错,且用剪刀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李通的衣服缝线即可,李欢就得好好跟妈妈说明情况,想办法补救。最后两个同学互相道歉,化干戈为玉帛。接着,我请黄义到教室给他讲把剪刀带来学校的危害性,提醒他今后不要带危险刀具来学校了。放学了,李通像往日一样笑容灿烂地跟我说再见,丝毫看不出之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委屈样子,李应欢欲言又止,但看得出来是很感谢的样子。黄义的眼神略有躲闪,却也很轻松。
看着他们的背影,我想: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面对别人的错误,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让奇迹陨灭的,往往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不妨设想:假如我一味地严厉批评这两个孩子,各打五十板子,那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呢?现在看到他们还是跟以前一样和同学们玩耍,还是跟以前一样投入到积极地学习状态中,我很庆幸自己的处理办法。因为,爱比恨更伟大,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评析: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儿童时期,他们活泼可爱,喜欢幻想,可以说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人生旅途中最快乐的时光。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他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当与别的同学起利益冲突时,他们极易冲动而爆发出不满的情感,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发生这种事情,老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在处理时要做到态度平和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耐心倾听,谈心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适当的批评责备可能也是必要的,但严厉批评的方式要慎重采用,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小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之后,会出现告状现象。老师此时应耐心听完双方的辩解,认真对待,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因为在成人看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却是大事。学生往往把向老师告状当做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学生倾吐时。老师如果认真听了,学生对老师的信赖,矛盾也就解决了一半。
二、安抚学生,让学生冷静下来
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情绪会异常激动,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不仅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很可能让学生的情绪更加激动和恶劣,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作为班主任,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再让学生在冷静冷静。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
三、心平气和地了解事件的原委???
等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就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如果双方同学所说事实不一致,就再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公正的准备。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学生发生矛盾,双方都有责任。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做错的地方,再说说对方错在哪里。错了向对方道歉。当对方做自我批评时,另一方的气也就消个差不多了。借此机会,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双方明白搞好团结的重要性。
五、疏导情绪,创造机会,重建互信让同学之间恢复团结
学生无法自觉和解的情况下,班主任要从中调节。例如,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让他们道歉、握手啊;在编座位时,让他们坐在一起,给他们以更多的接触机会;在课堂提问时,可让他们共同回答一个问题,相互补充;在劳动时把他们分在一组,协同作业,以增进友谊。通过各种活动,让双方由“陌生”变得更加熟悉起来,在心理上产生和解的渴望。这是矛盾双方和好如初的心理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