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缩,压注成型制件的常见缺陷,原因,及,解决方案.docx

发布:2018-11-19约1.44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压缩,压注成型制件的常见缺陷,原因,及,解决方案   篇一:塑件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案   注塑件常见成型缺陷及解决方案   在注塑成型加式过程中,可能由于原材料处理不好、塑件或模具设计不合理、操作工没有掌握合适的工艺操作条件,或者因机械方面的原因,常常使塑件产品短射、凹痕、飞边、困气、开裂、翘曲变形等成型缺陷。   塑件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注塑缺陷,主要有:短射,困气,发脆,烧焦,飞边,分层起皮,喷流痕,流痕,雾斑(浇口晕),银纹(水花纹),凹痕,熔接痕,成型周期过长,翘曲变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从原材料、塑件或模具设计、成型工艺等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一.短射   短射是指模具型腔不能被完全充满的一种现象。   短射形成原因:   1、模温、料温或注塑压力和速度过低   2、原料塑化不均   3、排气不良   4、原料流动性不足   5、制件太薄或浇口尺寸太小   6、聚合物熔体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过早固化   短射解决方案:   材料:选用流动性更好的材料   模具设计:   1、填充薄壁之前先填充厚壁,避免出现滞留现象   2、增加浇口数量和流道尺寸,减少流程比及流动阻力   3、排气口的位置和尺寸设置适当,避免出现排气不良的现象   注塑机:   1、检查止逆阀和料筒内壁是否磨损严重   2、检查加料口是否有料或是否架桥   工艺条件:   1、增大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增强剪切热   2、增大注塑量   3、增大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   二.困气   困气是指空气被困在型腔内而使制件产生气泡。   困气形成原因:   它是由于两股熔体前锋交汇时气体无法从分型面、顶杆或排气孔中排出造成的。困在型腔内气体不能被及时排出,易导致出现表面起泡,制件内部夹气,注塑不满等现象。 困气解决方案:   结构设计:减少厚度的不一致,尽量保证壁厚均匀   模具设计:   1、在最后填充的地方增设排气口   2、重新设计浇口和流道系统   工艺条件:   1、降低最后一级注塑速度.   2、增加模温   塑件发脆是指制件在某些部位出现容易开裂或折断。   发脆原因:   1、干燥条件不适合;使用过多回收料   2、注塑温度设置不对   3、浇口和流道系统设置不恰当   4、熔解痕强度不高   发脆解决方案:   材料:   1、注塑前设置适当的干燥条件   2、减少使用回收料,增加原生料的比例.   3、选用高强度的塑胶.   模具设计:增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尺寸   注塑机:选择设计良好的螺杆,使塑化时温度分配更加均匀   工艺条件:   1、降低料筒和喷嘴的温度   2、降低背压、螺杆转速和注塑速度   3、通过增加料温,加大注塑压力,提高熔解痕强度   四.烧焦   焦痕是指型腔内气体不能及时排走,导致在流动最末断产生烧黑现象。   烧焦原因:   1、型腔空气不能及时排走   2、材料降解:过高熔体温度;过快螺杆转速; 流道系统设计不当   烧焦解决方案:   模具设计:   1、在容易产生排气不良的地方增设排气系统   2、加大流道系统尺寸   工艺条件:   1、降低注塑压力和速度   2、降低料筒温度   3、检查加热器、热电偶是否工作正常   五.飞边   飞边是指在模具分型面或顶杆等部位出现多余的塑料。   飞边产生原因:   1、合模力不足   2、模具存在缺陷   3、成型条件不合理   4、排气系统设计不当   飞边解决方案   模具设计:   1、合理设计模具,保证模具合模时能够紧闭   2、检查排气口的尺寸   3、清洁模具表面   注塑机:设置适当大小吨位的注塑机   1、增加注塑时间,降低注塑速度   2、降低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   3、降低注塑压力和保压压力   六.分层起皮   分层起皮是指制件表面能被一层一层的剥离。   分层起皮原因分析:   1、混入不相容的其他高分子聚合物   2、成型时使用过多的脱模剂   3、树脂温度不一致   4、水分过多   5、浇口和流道存在尖锐的角   分层起皮解决方案   材料:避免不相容的杂质或受污染的回收料混入原料中   模具设计:对所有存在尖锐角度的流道或浇口进行倒角处理   工艺条件:   1、增加料筒和模具温度   2、成型前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干燥处理   3、避免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