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人教版必修2)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结合上表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 曲线,然后分析完成下列内容: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①染色体第一次减半发生在______ ___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 细胞一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减数第 一次分裂末 同源染色体 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核DNA数目的变化 ①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期,原因 是_____________。 ②核DNA数目减半发生了两次,原 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 细胞核内DNA数目减半;_________________期,分 开后的_____________,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 子细胞,导致核内DNA数目减半。 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DNA分子的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 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 姐妹染色单体 (3)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的间期,可见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期______________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期,消失于________________期。 前、中、后、末 前、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小贴士 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中DNA变化的曲线 (1)每条染色体中只能含有1个 或者2个DNA分子,因此纵 坐标只能是1或者2。 (2)bc段的变化原因是DNA复制, 染色单体形成;cd段是存在 染色单体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 分子;de变化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 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核DNA=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核DNA=1∶2。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BC段——DNA复制; DE(de)段——同源染色 体分离; ff′段——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H(h)点——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后形成的子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 了两个子细胞。 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 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 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 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活学活用 D 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 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 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 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活学活用 D D 时期 2n 4n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曲线图 2n 4n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减(1) 减(2)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 2 3 4 7 9 5 6 10 11 12 15 16 13 14 受精作用 B C D E O P F G Q R S T A 有丝分裂 例题:指出下列各图像所代表的细胞 分裂方式及所处的分裂时期 减二中 有中 减一后 减二后 有后 反馈练习 1.减数分裂仅发生在 ( ) A.有性生殖的动物体 B. 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C.体细胞的形成和成熟过程 D.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 ( ) A.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