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四遗传变异与进化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生物 专题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 1.S型细菌的 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噬菌体由 和 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 注入细菌内。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长链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4.DNA分子具有 、 和稳定性等特点。 5.基因的本质是 。 6.基因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 和 。 7.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 复制。 DNA 蛋白质 DNA DNA 反向平行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多样性 特异性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传递 表达 半保留 8.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 、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 。 9.一种氨基酸可对应 种密码子,可由 种tRNA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 种氨基酸,一种tRNA也只能运输 种氨基酸。 10.生物的表现型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11.中心法则可表示为 。 12.中心法则体现了DNA的两大基本功能 (1)通过 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 (2)通过 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13.判断。 (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均是以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 (2)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或染色质)上。(√) (3)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因有两个。(√) (4)决定DNA分子特异性的是(A+C)/(T+G)。(×) (5)影响细胞呼吸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DNA的复制。(√) (6)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等。(×) 模板 tRNA 多 多 一 一 基因型 环境 DNA复制 转录和翻译 1.(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据题中信息可知朊粒是PrP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化后形成的,因此还属于蛋白质,不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错误。细菌增殖方式为二分裂,与朊粒不相同,B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Pr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朊粒间因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功能不同,C正确。PrPc转变为prpsc只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错误。 2.(2015·江苏卷)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经典实验的材料、方法与结论,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从相关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人工杂交发现的;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赫尔希与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两组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 3.(2015·重庆卷)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答案】D 【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或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A项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