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突破训练 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小专题8生物的变异 育种和进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专题8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5江西赣州摸底)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解析: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高度不育,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可判定出这株植株X是杂合子,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代提高,C错误。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数目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D正确。
2.(2015甘肃一诊)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C.人类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人类在不断进化
D.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解析:种间竞争可以引起多种生物共同进化,而共同进化的基础是生物间相互自然选择,A正确;地理隔离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引起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3.(2015江西赣州摸底)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解析: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正确;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基因的首端存在启动子,而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4.(2015广西南宁质检) 花生的含油量由一对基因控制,如图为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D )
A.增加了控制含油量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
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定向诱导了控制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解析:控制含油量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为1,是不变的,A错误;新物种出现的标志为生殖隔离,选育高含油量花生品种,如果与原花生品种不出现生殖隔离,就不是新物种,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选择育种是从每一代的变异个体中选出最好的类型进行繁殖培育,必然淘汰了许多含油量低的类型,进而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D正确。
5.(2014广东惠州二模)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B )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8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C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
6.(2015广东深圳二模)实验表明,某些“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B )
A.正常人不含有控制SOD的基因
B.SOD合成基因位于第21号染色体
C.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
D.控制SOD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其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说明正常人体内也含有控制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