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德市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试卷解析.doc

发布:2016-04-26约8.4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德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检测试卷 生 物 命题人:谢荣恒(市教科院)邓春轩(常德市一中)李锡安(汉寿县一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时,答案填在第II卷卷首答题栏内。 2.考试结束后,只交第II卷。 3.请在第II卷登分栏下面座位号方格内工整地填写好座位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第II卷卷首答题栏内) 1.下列哪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A.胰岛素和雌性激素 B.糖原和纤维素 C.抗体和兴奋性神经递质 D.细菌质粒和RNA 2.有人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说出了如下几种理由,其中错误的是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从细胞内分离出的结构不能在细胞外长时间培养和生存 C.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相同 D.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中进行 3.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时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假设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前提条件 C.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利用动物的趋光性进行收集 D.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黄绿色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第三条 4.下列各项中,已经发生癌变的细胞是 A.分裂旺盛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黏着性降低的细胞 D.被肿瘤病毒侵染的细胞 5.下列属于光反应和暗反应共有的一组条件是 A.ATP合成酶、能量 B.色素、光 C.光、酶 D.水、能量 6.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A.2/3 B.1/3或2/3 C.1/2 D.1/2或2/3 7.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用单个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通过筛选和培养,形成杂交瘤细胞群。此过程中的细胞内部变化不涉及 A.转录和翻译 B.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C.染色体复制 D. DNA连接酶的连接作用 8.下列不是细胞膜功能的一项是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均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 B.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一种密码子 C.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 D.mRNA上既有密码子,也有反密码子 10.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序为ABCD·EFGH,“· ”示着丝点,字母代表不同的基因。下列哪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倒位,且倒位片断包含着丝粒? A.ABCFE·DGH B.ABCD·EFEFGH C.CDAB·EFGH D.ABCD·GHEF 11.下图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细胞、b分别指的是浆细胞和抗体 B.合成H1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C.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然后释放淋巴因子杀灭靶细胞释放出来的抗原 D.据图可知,H1N1在宿主细胞内可以进行RNA分子的自我复制 12.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 C.③→④过程可能是指诱导形成植物体 D.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13.碱蓬等在盐碱地中生存的植物,其主要特点是 A.细胞液浓度大,吸水力强 B.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水 C.生命活动过程中需水少 D.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量被蒸发 14.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中血液的相对流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