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 分类辅导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层教学 分类辅导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吴光新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类辅导和分层测验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詞: 分层教学 分类辅导 做法 体会 存在问题
随着普通高校的进一步扩招,普高热的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学生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加之目前职业中学所开设的专业各不相同,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各不一致。如何面对目前的生源状况,各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方向等各环节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以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以下谈谈我们在进行数学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指导思想
在职业中学生源文化基础和学习需求等多种层次都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才,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因此,从学生一入校起,就应该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时设置,教学计划等,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分层教学特点的数学课教学计划,为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作好准备。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质量,做到分层辅导,分类推进,最终达到使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目的,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步骤之前,一定要使参与分层教学的教师,接受分层教学的学生都能够在思想意识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各种顾虑,统一思想,轻装上阵,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二、具体做法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我们近年来在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教学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每当我们在接手一个新的教学班的时候,便用一些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一次或几次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动态”地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需要,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们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优秀组,同时我们还借鉴了其他兄弟学校的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而且我们还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是一种“动态”的分组,所谓“动态”即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尽管目前在A组,下次进步了,可以进入B组或C组,如果不努力,退步了,C组也可能进入A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自卑感。 (2)、分层备课 对学生分组之后,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在有些组只是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分层授课 分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将同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现行职业高中课本代数(提高版)第二章《不等式》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对于全班同学来说,不等式的一些概念,实数大小的比较,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解法都是必须要求掌握的内容,而对于B组和C组的同学,则还应突出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不等式的应用,当然,对于C组的同学,除了应掌握以上内容外,还应重点突出能力的培养,如均值定理及应用,不等式解法的区间分析法,以及形如,等的较为复杂的不等式的解法,而且对于象例3那样的能力题也应加强教学。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