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ppt
易错辨析判一判(1)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2)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提示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提示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不与碳酸钠反应,因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并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3)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有多种,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将它们分离。()(4)利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后,再利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苯得到纯的碘,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碘会升华。()(5)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然后再旋开活塞。()×提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是互溶的,分离提纯它们的方法是蒸馏。√√三、重结晶溶解度固体很大或很小冷却结晶搅拌引流教材阅读想一想阅读教材“探究·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3)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步骤(4)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除净?提示趁热过滤可减少苯甲酸因温度降低析出晶体而引起的损失。用少量蒸馏水可洗去晶体表面的氯化钠溶液。提示取少量提纯后的样品溶于水,加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除净。易错辨析判一判(1)重结晶中要求杂质溶解度比被提纯的物质小才能进行分离。()(2)在重结晶实验中,被提纯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时,为减少其损失,应趁热过滤。()(3)分离和提纯都只用到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可采用重结晶法,这是由于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提示杂质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或溶解度很小,都易于除去。√×√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的选择情境探究有下列实验装置图1.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提示蒸馏、重结晶、分液。2.装置一中:①对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有何要求?②通入冷却水时需要注意什么?③在烧瓶中放置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提示①温度计测定的是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冷却水要低进高出(或下进上出);③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4.装置三中如何选择萃取剂?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吗?3.在提纯苯甲酸的实验中:①热过滤后为什么用少量热的溶剂对滤出物进行冲洗?②晶体析出后,通过过滤分离析出的晶体,此时为何要用冷的溶剂洗涤晶体?提示①此时要弃去滤出的固体杂质,用热溶剂是为了把附着在固体杂质上的苯甲酸溶解,减少损失。②此时保留的是滤出的晶体,为了使晶体更纯,要洗掉附着在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同时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所以要用冷的溶剂洗涤。提示选择萃取剂的条件: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不能用酒精作为溴水中溴的萃取剂,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例题】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乙醚的沸点为34.8℃,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为苯甲醛在KOH水溶液中放置24小时生成白色糊状物,经过以下操作可得:试根据上述信息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Ⅰ的名称是,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2)操作Ⅱ的名称是,产品甲是。?(3)操作Ⅲ的名称是,产品乙是。?(4)如图所示,操作Ⅱ中温度计水银球放置的位置应是(填“a”“b”“c”或“d”);该操作中,除需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答案(1)萃取分液苯甲醇(2)蒸馏苯甲醇(3)过滤苯甲酸(4)b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尾接管)34.8℃解析(4)蒸馏时需测蒸气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即b处;蒸馏时用到的仪器除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尾接管)等;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应选择乙醚的沸点。考题点睛针对训练下列有关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可以直接趁热过滤B.趁热过滤中,为了防止苯甲酸结晶,可先将漏斗进行预热C.趁热过滤后,为了析出更多晶体,热滤液用冰盐水充分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