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十五章合并务财报表.doc

发布:2017-03-04约7.8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资料上传于学会计论坛,不代表学会计网观点。学会计网 () 是会计人员网上交流学习探讨的专业网站, 欢迎访问学会计论坛 () 和加入学会计QQ群一起交流(群号见论坛首页)。 第二十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的编制; (3)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掌握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3)掌握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 (4)熟练掌握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 合并财务报表,是要站在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只有控制的,才编合并财务报表。同时还要判断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因为这两种情况下的入账价值不同,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也不同。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即子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的,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注意:同一控制下的不需要调整。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写出权益法调整的分录。注意: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时,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调表不调账。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 下列几项不应当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 1.. 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2. 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 3. 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 注意:发生重大亏损的子公司,也应该纳入合并范围的。 一,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 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如果不存在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一般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注意: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把合并日被抵销的子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母公司控股范围之内给转回,转的时候,以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限往回转 由于购买日以后的子公司所赚的那些钱,对过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在合并报表上一定能够反应的。 借:资本公积[以母公司余额为限] 贷:盈余公积[合并日抵销的余额×母公司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合并日抵销的余额×母公司持股比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原则:是购买法,认购买日公允。 以后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都应该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下去。既使把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成一致了,对个别报表也会有调整的事情,也就是说,要将子公司个别报表上的数字调整到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算到合并财务表日应有的金额。如09.1.1子公司个别报表上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这一天是购买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300万,按10年提折旧,无残值,到09.12.31日编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假定09年底公允价值为500万。则到09年底账面价值=200-200÷10=180万,公允价值=300-300÷10=270万,不是在09年底把账面调到500,这个公允价值不认,而是要把180调整到270,因为是要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下去。 注意:在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年初数应=上期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期未数。 因此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时应作如下替换: 1.把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到的 A,“股本或“实收资本”替换成“股本—年初”或“实收资本—年初”。 B,“资本公积”替换成“资本公积—年初” C,“盈余公积”替换成“盈余公积—年初” 2.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 利润”栏目的项目,替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 注意:所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与个别报表 无关,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做的,1年算1年, 目的就是要算合并金额,上年做了的,今年还是要 做。上年做的是完成上年合并数的确定,没有 影响到个别报表,不可能过渡到个别企业的账上去 本年再编合并财务报表时,报表的年初数还是上年 帐上的,所以本期编合并报表时,要把上一年的重 新编,然后再编本期的。 会计分录: 第一年: 1.借:固定资产—原价(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部份) 无形资产—原价(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部份) 贷:资本公积 2.借:资本公积(注意:不是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而确认的) 3.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允-账面部份的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公允-账面部份的累计摊销) 4.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第二年: 1. 借:固定资产—原价(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