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现代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doc

发布:2017-08-24约1.3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张 海 摘 要: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而迅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信息技术中领航人的教师,要自觉地树立现代教育信息观,自觉地将各种信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并善于使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应有危机感,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这不但会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会对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的信息素养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1.信息意识。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息能力。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素中的核心,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1]高利明.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上册)第4页。 [2]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素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浅谈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执笔:张 海 学校:临夏市新华小学教育集团 联系电话:0930-621373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