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探究.doc

发布:2018-10-06约2.7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探究 雷俊琴 阴海平 (岳壁乡办一中 山西 平遥 03110) 内容摘要:主题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赏析能力,教师在组织主题阅读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主题选择,灵活选用多种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在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做笔记,小组汇报等形式加强阅读效果。 关 键 词:初中语文 主题阅读 教学 主题阅读的概念 主题阅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围绕同一个主题,选择多种阅读材料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当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其所有内容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编制而成的,而教材内容中缺乏相关主题性文章的补充阅读材料。[[]艳艳 []艳艳. 主题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语文学刊2015(9) 2016年9月---2017年6月,笔者组织并参加了县级组织的“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的研究”实验课题,从课题申报到课题结题近一学年的时间进行了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达成了师生围绕主题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行为。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认为主题阅读主要涉及四个部分:选择主题,挑选阅读材料,设置问题,教学反馈。 (一)选择主题。主题的选择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教师必须抓住主干,清楚自己选择的内容是以理解课本内容为前提来帮助学生构建他们的阅读体系,因此建议主题不要脱离课本内容另起炉灶。 (二)挑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主题阅读的核心内容,在挑选阅读材料主要考虑三个要素:多元化,难度分布,阅读量。多元化一方面是指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这里的阅读材料不只包括纸质图书,也包括电子书籍,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类型。多种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阅读题材,还极大的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内容的选取上也要尽量避免单一重复,中外古今都可以涉及,否则容易造成低效阅读。在挑选阅读材料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握阅读的难度,不能过于生涩难懂。但是过于简单直白又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在难度上呈现阶梯排布,这样可以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阅读的数量常常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可以将一部分任务,如看相关主题的电影放到周末去做。对于阅读的量,教师一方面要适当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归类定级,告诉学生哪些是必须要阅读的,哪些是推荐阅读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设置问题。如果说阅读材料是一个个分散的瓜的话,那么设置问题就相当于将其连接的藤。设置好合理的问题就相当于抓住了蛇的七寸。由于很多阅读材料不止涉及到一个主题,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阅读的目的,通过主动设置一系列相关性问题可以将阅读材料和主题很好的串联起来。而一连串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效的参与主题阅读,并最终推动学生表达陈述出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 (四)教学反馈。在阅读中,为了提升阅读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笔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结构笔记,让学生自己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二,内容笔记,将文章出彩的地方摘抄下来,第三,个人笔记,即学生阅读后的个人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的组织课堂形式,将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效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搜集资料,互相讨论来进行主题汇报,小组之间互相评判互相补充。 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探究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的教学原则。[[]刘晓菲 []刘晓菲.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浅析[J].教育科学周刊.2016(2) (1)以情感价值取向为线索进行主题阅读。文章抒情,载道,言志,即使是相同的情感价值,受文化,个人经历,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作者也会带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烙印。学生可以进行对比阅读,细细品味。 (2)以文章背景为线索进行主题阅读。文章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化背景,写作背景等,这些内容对理解文章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仅仅靠简单的介绍并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如《桃花源记》,学生可以阅读陶渊明的诗作来明白他的志向,通过阅读同时代竹林七贤的事迹对作者有更立体的认识,对屈原,老庄文章的摘取可以让学生明白这种隐士文化是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3)以写作技巧为线索进行主题阅读。如《变色龙》讽刺的手法,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鲁迅的著作或者契诃夫的其他著作,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可以将这一类主题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赏析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 笔者尝试在初一年级以人物写作技巧为线索进行关于“写一写你的老师”的主题阅读。通过讲解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同时推荐课外书本如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藤野先生》以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