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题.doc

发布:2017-08-24约8.5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动控制原理1 一;单项选择题 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c )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A)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C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B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 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 A.1 B.2 C.5 D.10 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一阶微分环节,当频率时,则相频特性为A.45° B.-45° C.90° D.-90°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d )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 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当k=( C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 B.20 C.30 D.40 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C ) A.2 B.0.2 C.0.5 D.0.05 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A. B. C. D. 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 )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超前 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B )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 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B )反馈的传感器。 A.电压 B.电流 C.位移 D.速度 1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 ) A.(-3,∞) B.(0,∞) C.(-∞,-3) D.(-3,0)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10 分) 2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 反馈控制 系统。 22.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传递函数 相同。 2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时间常数T (或常量) 。 24.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 偏移程度 有关。 25.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  开环幅频特性  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26.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阶跃信号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27.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 相位 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 29.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比例 控制器。 3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远_ _越好。 32.理想微分环节(解释) 28.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作用后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33.调整时间: 响应曲线到达并停留在稳态值的 ±5%(或±2%)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最小时间称为调节时间(或过渡过程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2 一:单项选择题 1. 系统已给出,确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