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基础课时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 (1)11.2 L (2)28 g/mol 氢 (3)0.4 命题点一 以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为设 陷方向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 (6)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 × × × × × × 审题关键:①若题中出现物质的体积,先考虑是否是气体,如是气体再需考虑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②熟悉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或固体的物质,如CCl4、H2O、SO3、己烷、苯、酒精、CHCl3等。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命题点二 以物质的微观结构及物质组成为设陷方向 × × √ √ √ × × × × √ 命题点三 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为设陷方向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 × × × (5)将2 mL 0.5 mol/L Na2Si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制得H2SiO3胶体,所含胶粒为0.001NA( ) 审题关键:①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或弱电解质的电离;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③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④是否忽略了溶剂H2O中的原子;⑤判断分散系中微粒数目时,忽略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 × 命题点四 以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反应浓度改变引起 反应改变为设陷方向 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NO2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5)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 × × × 命题点五 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为设陷方向 5.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 × × √ × × (6)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 审题关键:①同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如Na2O2与CO2或H2O的反应;NO2和H2O的反应等。 ②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③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④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 拓展:完成下面常考查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情况: 反应 参加反应的物质或生成的物质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电子数 Na2O2+CO2(或H2O) 1 mol Na2O2 1 mol O2 Cl2+NaOH(H2O) 1 mol Cl2 Cl2+Fe 1 mol Cl2 1 mol Fe F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