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评价体系.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贾素素 U201116233 物流管理1101班
PAGE \* MERGEFORMAT11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采购与供应管理作业
贾素素
U201116233物流管理1101班
2014-1-8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4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PAGEREF _Toc376943484 \h 1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5 2. 评价体系指标的具体建立 PAGEREF _Toc376943485 \h 2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6 【定量指标计算举例说明】 PAGEREF _Toc376943486 \h 5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7 【定性指标打分标准】 PAGEREF _Toc376943487 \h 6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8 3. 不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PAGEREF _Toc376943488 \h 8
HYPERLINK \l _Toc376943489 ? 正指标类模糊量化模型 PAGEREF _Toc376943489 \h 8
HYPERLINK \l _Toc376943490 ? 负指标类模糊量化模型 PAGEREF _Toc376943490 \h 9
HYPERLINK \l _Toc376943491 ? 适度指标类模糊量纲化模型 PAGEREF _Toc376943491 \h 9
HYPERLINK \l _Toc376943492 不足之处 PAGEREF _Toc376943492 \h 10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贾素素 U201116233
物流管理110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之前,需要明确有哪些需要遵守的原则,以便建立符合实际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原则:
目标明确性
所选用的指标目的必须明确,清楚知道每一项指标考核供应商的哪个方面,确实能反应有关内容;
经济性原则
考虑操作时的成本收益,因此建立指标体系的规模大小必须适宜,指标体系过小评价不全面,过大则会因所需要采集的数据过多导致成本上升和操作复杂度的增加,得不偿失;
灵活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的确立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使企业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动。可操作性是指相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和指标本身的可行性;
适应性原则
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其最佳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因此所建立的体系必须结合行业本身的特性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性;
科学实用性
指标体系要能科学地反应供应商的实际情况,适度而实用;
逐级递进,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指标体系一般是多个层次的,越往上的层次越综合,越往下越具体。要求结构清晰,分层合理,逻辑关系分明。此外,很多因素无法直接用定量指标描述,而如果只考虑定量因素,又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真实,因此,采用定量定性结合;
通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对于行业内不同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应当具有通用的特点,不必为了某些供应商特意开发其他的体系。此外,体系指标应目光长远,具有发展性,考虑内外部环境可能的变化。
评价体系指标的具体建立
一般来讲,评价一个供应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供应商产品竞争力、供应商绩效情况、合作的稳定性与长期性、环保节能效益与劳动保护。根据具体企业针对具体采购物资在特定时期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上面四个一级指标不同的权重,举例来说:某企业想要降低某瓶颈物资的采购风险,于是设定:供应商产品竞争力—30%,供应商绩效情况—15%,合作的稳定性与长期性—40%,环保节能效益与劳动保护—15%。从而那些能够长期稳定合作的企业就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为本企业降低采购风险。
供 应 商 评 价 体 系 指 标 准则层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层
(三级指标)指标类型数据来源供应商产品竞争力
A1质量B1产品合格率C1定量指标公式计算优等品率C2定量指标公式计算退货比率C3定量指标公式计算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程度C4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和标准C5定性指标专家打分服务B2订单完成比率C6定量指标公式计算准时交货比率C7定量指标公式计算售后服务水平C8定性指标专家打分柔性B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