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同步复习ppt课件.ppt

发布:2017-08-05约5.68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语文·新课标(SJ)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基础积累┃ 1.掌握本单元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2.识记课文中引用的经典名言。 3.能够准确找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4.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5.结合语言环境,品味精辟深刻、隽永智慧的议论文语言。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基础积累┃ suǒ jié yǎn bèi jùn yě zhú xī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án(  )珊 羡mù(  ) shū(  )漏 憔cuì(  ) lìnsè(    ) 滑jī(  ) shè取(  ) 言简意gāi(  ) 阑 慕 疏 悴 吝啬 稽 摄 赅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一(  )莫展 寸积(  )累 (  )会贯通 鞭(  )入里 推(  )出新 实事求(  ) 浮光(  )影 (  )然起敬 筹 铢 融 辟 陈 是 掠 肃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4.在下列句子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__________这样,美__________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我们__________需要学问,__________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只有 才 不但 而且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5.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2)用志不分,______________。(庄子《达生》) (3)____________,不愿乎其外。(《中庸》)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6)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下》) 虽天地之大 乃凝于神 素其位而行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忘忧 敬人者 人恒敬之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基础积累 (7)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进学解》) (9)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0)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柳永《凤栖梧》) 地利不如人和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 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一)阅读《学问和智慧》“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回答问题。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的含意。(任选一题) (1)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2)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3)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答题指导 理解句子的含意,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什么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使之具体化等。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答案] (1)智慧的形成离不开学问,只有在做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能持久。(2)不是以学问为基础的智慧,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看起来漂亮,却不会留下真正的影响,没有持久的生命力。(3)绝代建筑,不仅需要材料力学、结构原理的构思,更需要在技巧和艺术方面有巧妙构思,也就是需要艺术家的匠心。说明了智慧较之于学问更为重要的道理。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7.有人说,作者本人是有大智慧的教育家,他的语言充满了智慧,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 [答案] 示例一:把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比喻为“珍珠泉的泉水”,有根有底,精澈宝贵。既形象,又通俗。 示例二:最后一段,作者把学问比喻为“建筑材料”,把智慧比喻为“建筑师的匠心”,这就形象地阐明了智慧与学问相辅为用,智慧显得更为重要这一道理,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语文·新课标(SJ) 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8.生活中常常有聪明之人学业不优、事业无成的现象,请用选文中的有关道理来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因为智慧是建立在学问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学问做基础,所谓的“智慧”只能是“小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