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参考教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Page2/NUMPAGESPages6
第1单元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1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教案
一、教材分析
《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是川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第一单元的第1节的教学内容。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新改版后的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目前的教材也非常贴近生活,给广大师生更多的拓展空间。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以致用,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同学们用上期学过的WPS软件进行录入信息,并进一步整理信息、保存有用的信息,掌握合法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熟练运用WPS等办公软件的使用,这也是中学生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之一。本节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面对网上大量的信息,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收集、整理信息?如何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如何展示和分享?初一的学生们对办公软件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是引领者,孩子是创造者。他们喜欢自己探究,所以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和创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2、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3、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信息的来源,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教育、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进一步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养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形成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适应信息社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升学生学习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关心国家和民族、甚至全世界人的命运,学习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为了人类更文明。提升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培养学生具有胸怀天下、不负此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社会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和采用合理的信息获取方式对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
1、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制作,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画图、WORD、WPS、PPT等的综合运用。
(2)掌握获取信息的各个环节。
(3)如何定位信息需求以及选择信息来源。
(4)信息获取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对信息进行评价。
2、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1)如何定位信息需求以及选择信息来源。
(2)信息获取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对信息进行评价。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探究学习
3、自主学习
4、分小组练习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熊猫的介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视频播放完毕之后介绍任务一)
任务一: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们的“国宝”。四川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它们提供了适合的生活环境。
但是大家或许还不够了解它们,比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什么?它们的生存现状是怎么样的?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至少列举2个了解这些信息的途径。
【教师知识讲解】
教师介绍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明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整理并保存信息
任务二:
请同学们根据任务一的问题,完成大熊猫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
(一)信息的需求与来源(第1课时)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从分析问题开始,列出信息需求分析表,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
任务三:
请同学们自主观看微课“WPS思维导图的使用”,分小组讨论并完成大熊猫研究的问题分析的思维导图。
完成后各小组展示。
任务四:
在完成任务三的基础上,请各小组根据大熊猫研究的问题分析的思维导图,制作信息需求分析表(可参考课本第4页表1-1-1)。
活动任务
信息内容
信息类型
大熊猫的研究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衍生文化
【教师知识讲解】
完成了任务四,我们已经确定了信息需求,之后就可以根据需求寻找来源。
一般来说,信息的的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事物本身、他人、媒体。
信息的来源越多,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获取可靠信息的概率就相对较高。因此,为了使收集的信息更具说服力,应该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信息。
任务五:
请各小组根据完成的信息需求分析表,进一步完善,完成信息来源分析表(可参考课本第4页表1-1-2)。
(二)信息的采集(第2课时)
【教师知识讲解】
1、介绍信息来源的三种途径以及采集方法。
2、介绍常用的一些信息采集的工具。
3、讲解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包括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案例,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