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杠杆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1-0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1《杠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杠杆,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探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及其作用。 (3)会判断所给杠杆属于哪一类型。 【自主学习】 认识杠杆:认真观察本课的插图,思考并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 转动的 叫杠杆;杠杆 都是直的。 (填“一定”或“不一定”。 )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指 ; 动力F1是 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是 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是 到 的距离; 阻力臂L2是 到 的距离。 二、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注意:实验前,要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从杠杆上读出 。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表达式: 思考:此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三.生活中的杠杆: 阅读教材79页《生活中的杠杆》的内容, 解决以下问题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概念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特点 省了力,但 距离 费了力,但 距离 不 力也不 实例 撬棒、 、 船桨、 、 【自主应用】 1、作(找)出下图杠杆的五要素。 2、一根重为100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 A50N B75N C25N D100N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能省距离的杠杆是(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实验中学 吴启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和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 能对生活中的杠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确定及作法 三、策略方法:“感知、探究、提升、应用”四段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杆秤、衣服夹、老虎钳、剪刀、等。 、教师:课件、小黑板、自制玩具跷跷板、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 【提问】 1、撬棒、跷跷板和抽水机摇柄发生了怎样的运动? 2、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3、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归纳】老师从讨论结果中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并板书 【补充】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如上述的羊角锤是弯的,而跷跷板就是直的 【提问】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杠杆? 【观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问题 学生举例回答生活生产中的各式杠杆 讨论,学生主动开动脑筋学习杠杆 从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学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对杠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了理性的认识 【深入提问】同学们说了很多生活中很多的杠杆,现在我们来看看撬石头这图片,找找为什么石头被撬起来了? 【讲解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撬棍作为一种杠杆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其中提到了力和固定点,既然如此,我请同学找出撬棍受到了哪几个力?这几个力中又有哪些会影响撬棍转动这一运动状态?围绕的固定点又在哪里? 【讲解】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变式练习】展示杠杆的图片,找出这两个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见课件) 【提问】同学们小的时候都玩过跷跷板吗?谁来告诉老师,小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跷起比你重的小朋友的? 【实验】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我们先在左边平衡杆上固定一个钩码,当作比你重的小朋友。在右边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