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控专业工程热力学教案..doc

发布:2017-01-27约2.65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枣 庄 学 院 2008 --2009 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 总学时数: 72 学时 讲授时数: 72 学时 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 0 学时 授课班级: 07级本2班 主讲教师: 丛兴顺 使用教材: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 2009年2月22日 教学日志 周次 日期 节次 教学内容(章节) 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 学生出勤情况 课堂纪律 备注 周次 日期 节次 教学内容(章节) 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 学生出勤情况 课堂纪律 备注 说明:1、教学日志是记载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情况的教学管理方面的重要资料,教学日志填写的要及时、内容完整、书写清晰。2、任课教师上课后,应及时填写 1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2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3 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 4 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 5 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1、取热力系统,对工质状态的描述 2、状态与状态参数的关系,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可逆过程。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思考题,附后。作业:1-2、1-4、1-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热力学学习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毕明树编 《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 《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陈忠秀,顾飞燕,胡望明编著。 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 论 (2)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 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 锅炉一一 烟气 一一 水 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供热锅炉一一 烟气 一一 水 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间接利用)发电 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 3. 热能及其利用 (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 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能、机械能。 3).利用形式 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 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 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 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 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 (即做功能力) 注意: 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 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 (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特点 (1)宏观方法:唯现象、总结规律,称经典热力学。 优点:简单、明确、可靠、普遍。 缺点:不能解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