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工艺.doc

发布:2019-01-18约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3 / NUMPAGES3 教 学 教 案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 授课时间 第四周(2) 课型 新课讲授 课题 第5课 甲骨文与青铜工艺 教学 目标 课程标准: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骨文的由来,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了解我国的青铜器文化。 过程与方法: 检查复习,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朗读填空,起到预习和学生参与教学的效果 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解和展示,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出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检查笔记,复习提问,课堂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夏商周时期甲骨文、青铜器的概况 难点 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繁体楷书——简体 青铜器工艺高超工艺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周时期鼎盛 精品: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 中国的文字起源很早,传说黄帝命仓颉发明创造了汉字,半坡氏族村落出土的陶片上刻画的符号,被学者认为就是中国文字的萌芽。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到了商朝后期,文字已相当成熟。 当时的占卜风气很盛行,统治者遇事都要通过占卜询问吉凶祸福,然后把占卜的情况用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人称这些文字为“甲骨文”或“卜辞”。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商朝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风俗等情况,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青铜器是用铜、锡的合金铸成的。夏代,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高度发达,这一时期青铜器制造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朝的青铜器刻有文字,现存的毛公鼎,铭文近500字。后人将这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金文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在今天的成都平原上,有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因首先在三星堆发现,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义 10分钟 检查复习: 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国者、亡国者,夏朝的国家性质是? 商朝存在的时间、建国者、亡国者、商朝都城的变化?商朝创造了什么文明? 西周存在的时间、建国者、亡国者、都城、东周建立时间? 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检查笔记 复习笔记 培养记笔记,复习的习惯。 3分钟 导入新课: 先来看课本26页上的字,这些是甲骨文,大家能认出几个?认不出不要紧,我们今天就要去学习和了解它了。 牛虎铜案,是属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战国时期工艺精湛的青铜器,那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而来的?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以后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看书讲解 用课本上现有的材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又激起学生兴趣。 15分钟 朗读填空 商朝人为什么进行占卜? 科学不发达,迷信鬼神 商代能够进行占卜是什么人? 统治者 他们在遇到什么事情之前会占卜? 农事、国事、征伐、生育、疾病等 指导学生看书,注意时间把握。 学生勾画填空 基础知识梳理, 5分钟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是如何演变的? 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繁体楷书——简体 PPT展示文字演化的动画。讲解补充。书写笔记。 同学观看并总结。 扣课标(1) 5分钟 青铜制造的特点。 品种多,规模大,工艺精湛。 学生看PPT图片总结 师生互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