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支气管热成型术介入治疗难治性哮喘课件.pptx

发布:2023-10-31约3.5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支气管热成型术介入治疗难治性哮喘 1 哮喘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影响全球1亿5千万人的健康和生活 2 首选控制 药物 其他可选控 制药物 缓解药 STEP1 STEP2 低剂量ICS 低剂量 ICS/LABA* 参考附 加治疗, 如IgE抗 体 中等/高剂量 ICS/LABA 考虑低 剂量ICS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低剂量茶碱* 中等/高剂量ICS 低剂量ICS+LTRA (或+茶碱*) 高剂量 ICS+LTRA (或+茶碱*) 增加低剂 量OCS 按需使用SABA 按需使用SABA或低剂量ICS/福莫特罗** *对于6-11岁儿童,不推荐使用茶碱,且step3的首选治疗使用中等剂量ICS GINA up ated 2014. d 3 GINA 2014 基于哮喘控制水平,给予升降级治疗 ICS+LABA成为中重度哮喘的首选控制药物 按需使用SABA或低剂量ICS/福莫特罗 STEP3 STEP4 l 约80%的患者采用GINA推荐的ICS+LABA治疗 可以得到良好控制。 l 但仍有20%患者控制不良。 4 其他附加治疗 5 原理及临床试验: 气道平滑肌在哮喘中的作用 哮喘患者气道平滑 肌的作用 支气管收缩 气道高反应 炎症 气道重塑 与上皮细胞和神经相 互作用 6 概述: 基本原理 • 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 , BT)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支气管哮喘介入治疗 技术。 • 治疗的靶向组织是支气管平滑肌。 • 通过热消融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数量及体积,减弱 其收缩力。 7 概述: 支气管热成型术的发展历程 # 2004年Miller等在8例肺癌患者中验证了热射射频可引起平滑肌消融 AIR2 2005/20 10/2011 年 中重度 190人 RIS 2004/20 07年 重度 15人 可行性研究 2000年 轻中度16人 AIR 2002/07 中重度 56人 2014年 我国批 准用于 重症 动物实 验 人体验 证# BT概念 的提出 8 热成型原理及临床试验 l Danek等[1] 使用不同温度(55℃、65℃、75℃)灼烧 11只犬的气道壁,并随访长达3年,通过气道激发试验检 测犬气道反应性及观察犬肺部病理切片,发现以65℃及 75℃灼烧犬气道壁可有效减少支气管平滑肌,且气道反 应性随气道平滑肌减少而下降,效果可稳定维持3年。其 他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均取相近的结果。 9 • Alair导管是一种可弯 曲的管道,尖部带有 可膨胀的线篮 • Alair射频控制器通过 Alair导管供热,作用 于气道壁 10 治疗原理动画 11 气道激发 12 治疗后12周气道平滑肌的变化 治疗后 未治疗 13 治疗后3年后气道平滑肌的变化 • 3 years post-treatment (canine model) TREATED Masson’s Trichrome stain Ciliated Epithelium ASM ASM Reduced Parenchyma Parenchyma UNTREATED Ciliated Epithelium 14 AIR2 试验 目的 - 证实Alair系统治疗严重哮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设计: - 随机、双盲、假性对照; - 最少225例研究对象,最多600例研究对象(Bayesian 自适应统计); - 涉及40个单位的多中心、国际性研究。 15 AIR2试验:结论 . 有效性: BT组 – 以下指标显著改善 - AQLQ; - 严重发作次数; - 因呼吸症状的急诊就诊次数; - 休学天数/工作休假天数/休息天数。 . 安全性: - BT组 – 治疗期因哮喘症状加重而导致短暂的不良反应; - 长期随访中BT组较假性对照组的呼吸系统副反应少。 16 BT的临床获益 . 短期风险: - 与哮喘暂时加重相关的治疗副反应; - 典型不良反应通常在1天内出现, 经过规范处理后好转。 . 长期获益: - 改善AQLQ; - 严重哮喘发作次数减少32%; - 急诊就诊次数减少84%; - 休假天数减少66%; - 患者报告的哮喘 (多症状) 不良事件减少36%。 17 远期安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