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doc

发布:2017-05-01约3.0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 东 青 卜 小 学 李 颖 娣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 本学期初,我有幸听了进修学校赵晓芳主任的讲座,使我对杜郞口的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构建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如今,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显示了我们这些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舍本求末、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我们不能因头脑一时发热,不顾自己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盲目的随波逐流,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根本不会高效,连有效都达不到,甚至是低效。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审视高??课堂这一概念,以及它背后的价值追求。让我们从思想上、行动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多角度、全方位地备战我们的课堂教学。 那么,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构建高效课堂的先导。 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人生,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败。我认为这句话的实质就是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所以,老师必须及时更新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才能引导自己去有意识的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自己做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但是,光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不够,自身的素质是理念能否得到彻底践行的依托。换句话说,素质的高低决定理念践行的程度。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师要做科研型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与此同时,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及时思考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儿,失误在哪儿;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又没取得好的效果,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努力提升专业素质。 二、潜心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我们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适当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地钻研教材,能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就是要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能否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是事关一节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做指导的,否则,课堂的有效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更不用说达到高效了。 任何一位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都务必要做好两项最基本的工作——备课和上课。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设计”这一常规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教师的理念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生为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设计之前,多问问自己:“孩子已经会了哪些?什么地方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后边的相关知识有哪些?自己设计的问题,孩子可能会怎样答?”等等,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多了解学生(备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环境;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要从个性中找出班级学生的共性,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在课堂上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我想,能做到这些,教学设计一定更科学。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