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女性歧视现象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组成员:马甜 査旭 余春华 目录 相关概念的界定 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减少女性在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界定 歧视是指基于一系列与人们的潜能或能力无关的因素而存在的不公平对待。 性别歧视仅仅是基于性别因素而存在的不公平对待 一、相关界定 工资歧视是指女性与男性工作一样,学历一样,经验一样的情况下,因为习俗或者公司政策而获得的收入却比男性的少。 职业歧视直接反映“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这种现象。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是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表现在两个明显的方面:其一,工资歧视;其二,职业歧视。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1.职业的性别隔离 2.女性大量地从事非正规就业和兼职工作 3.两性工资差距 4.两性在职业流动中存在差异 5.两性退休年龄有差别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1、职业的性别隔离 各国家都存在某些性别化的工作,存在那些“女性的工作”,这就是职业的性别隔离。女性更多地是从事那些职业地位低、服务性或辅助性的工作;男性则更多地从事具有技术要求和职业等级的工作。 女性不仅在职业选择上存在隔离。在工作晋升和培训上也存在隔离现象。 男性所接受的社会与企业的职业培训要远远多于女性,在晋升中也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机会。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2.女性大量地从事非正规就业和兼职工作 许多女性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以灵活性工作为主,不享受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英国是女性非全日制工作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女性经济活动的发展,绝大部分都是靠兼职工作促成的。 3.两性工资差距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男性的工资均高于女性,就连一些纯属简单劳动的接待员、售货员和房间服务员的工资也是男性高于女性,这与我国法律规定的男女同工同酬原则是相悖的,并且上述工资的性别比较是在女性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中进行的,如果我们将一些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排列出来,男女两性的工资差别必然更加明显。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4.两性在职业流动中存在差异 在职业流动中,男性更多的是由于“组织安排调动”,而女性则多由于下岗、辞职、合同期满。男性多考虑自我发展,女性多考虑家庭需要。 二、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 5.两性退休年龄有差别 干部: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 工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社会角度 ?传统性别观念 ?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角色 *人力资本理论角度 ?男女两性存在生理特征差 ?人力资本理论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比男性少 ?企业对女性职工的培训严重不足 男尊女卑的父权制文化,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个领域都处在无权的地位。我国关于两性的传统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夫贵妻荣”,女性的理想角色定位是贤妻良母、贤内助。近年来观念有所改变,但传统观念并未从人们思想深处消灭,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期待。 1传统性别观念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2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角色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对于男性,人们赋予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认为男性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对于女性,则过多的强调她们的家庭责任。这就影响到女性就业时的职业选择和企业的招聘行为。 3男女两性存在生理特征差 ①体力差异 ②心理差异 ③生育差异 ④劳动力成本差异 ⑤工作年限差异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4人力资本理论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比男性少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赡养父母的责任基本由儿子承担,处于利益相关者地位的父母对儿子投资的未来边际收益大于对女儿投资的未来边际收益。因此,父母(家庭)更愿意在儿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其结果是劳动力在进入市场前就存在性别歧视 5企业对女性职工的培训严重不足 三、女性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 根据1990年第一次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60.8%的回答者认为,“男性升职的机会比女性更多”,55.2%的回答者认为“男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比女性要多”,60.3%的回答者认为“男性受专门训练的机会比女性多”,50.2%的回答者“希望自己的上司为男性”。这些数字表明,虽然男女平等被写进宪法己有40多年了,但男性优先的传统意识依然根深蒂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