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辩题及赛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3: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辩题及赛制一、比赛辩题1. 科技发展让生活更简单科技发展让生活更复杂2. 网购风潮给生活带来的是惊喜网购风潮给生活带来的是烦恼3. 超越别人比超越自己难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难小组赛:使用第1、2道辩题复 赛:使用第3道辩题本届小组赛、复赛台湾代表队持正方,大陆代表队持反方。决 赛:使用第1道辩题,代表队立场对换。二、比赛程序1、小组赛十六支参赛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两支大陆代表队和两支台湾代表队,每组正反方第一名出线进入复赛。如:四个小组分为A组(A1、A2为正方,A3、A4为反方,以下类同)、B组、C组、D组;各代表队分别抽签确定组别。每组采用2个不同辩题进行比赛,比赛对阵图如下:第一天上午:A1 vs A3 A2 vs A4(第1道辩题)B1 vs B3 B2 vs B4(第2道辩题)下午:C1 vs C3 C2 vs C4(第1辩题)D1 vs D3 D2 vs D4(第2辩题)第二天上午:A1 vs A4 A2 vs A3(第2道辩题)B1 vs B4 B2 vs B3(第1道辩题)下午:C1 vs C4 C2 vs C3(第2辩题)D1 vs D4 D2 vs D3(第1辩题)2、复赛进入复赛的八支代表队抽签决定比赛场次,进行同立场的4场淘汰赛。评委按制定的统一标准对4场比赛的正反方分别打分,决出正反方各前二名进入决赛,正反方第三名并列为本届辩论赛第五名。3、决 赛复赛正反方第一名决出本届辩论赛冠军、亚军;复赛正反方第二名决出本届辩论赛季、殿军。三、比赛规则赛制设置分陈词、质询(I、II)、小结、自由辩论、总结共计5个环节。净比赛时间38分钟。1、陈词阶段(共7分钟)每方的陈词3.5分钟。由一辩一次完成。按正→反顺序进行。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2、质询阶段(共10分钟)质询设为两轮四次,为一对一质询。第一轮质询由质询方二辩提问,第二轮质询由质询方三辩提问。被质询方每轮可自行确定一位队员应对,两轮应由二位不同的队员应对,中途不得换人。质询按正→反→正→反顺序进行。每次质询时间为2.5分钟,2分钟时有铃声一次提示,2.5分钟有铃声二次,此轮质询必须停止。质询者必须控制时间,应提出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且可以随时停止被质询者的回答,再询问其它相关问题,直到时间用尽。被质询者没有固定的回答时间,质询者要求停止回答,被质询者就应该停止回答,让质询者再问下一个问题。当质询方提问进入逻辑循环或悖论时,被质询方可以跳出逻辑循环或悖论来阐述观点。3、小结阶段(共5分钟)每方可任选一位辩手负责针对已经进行的质询进行小结。小结由正方先开始,每方限时2.5分钟。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4、自由辩论阶段(共8分钟)正方先开始,此后正、反方自动轮流发言。每位辩手在此期间至少发言一次,发言次数、时间及每方四位辩手的发言次序均无限制,但某一方辩手发言落座后,对方发言之前这一方任何一位辩手不得再次发言。双方各有时间4分钟。一方辩手发言落座时该方计时暂停,另一方计时开始。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此时如对方尚有时间,可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剩余时间。5、总结陈词阶段(共8分钟)每方总结陈词由四辩进行,时间为4分钟,由反方先发言。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四、奖项设置本辩论赛设团体冠亚军、季殿军、团体第五名(2队);设最佳辩手2名(正反方各一名)、优秀辩手16名(各代表队各一名);设团体优胜奖2队、组织奖8队、网络人气奖2名(网络投票确定,正反方各一名)。组委会向获奖队(者)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向所有代表颁发参赛证书及纪念品。优秀辨手和最佳辩手产生办法:各代表队在小组赛中单场个人最高分者为本队的优秀辩手;在优秀辩手中各取正反两方的最高得分者为本届比赛的最佳辩手,产生最佳辩手的两支代表队,该队次高分者为本队的优秀辩手。五、评判规则由大陆和台湾分别邀请四位专家共8人担任评委,负责评出每场比赛的各队得分或优胜队。1、小组赛评判程序小组赛采取投票和打分相结合的评判方式。单场比赛结束,每位评委根据团体评分表给两队打分,分数高者得1票,当场比赛得票多的队伍获胜;若两支队伍得票相同,则比较两队当场得分,得分高的队伍获胜。单场胜方得两个积分,负方得一个积分。同组同立场两支代表队比较两场总积分,高分者出线进入复赛。若同组同立场的两队积分相同,则比较两场获胜票数总和;若票数也相同,则比较两场比赛总得分,高者出线进入复赛。同时每位评委根据个人评分表给各场次每位辩手打分,每队两场比赛中单场最高分者为本队优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