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docx

发布:2025-02-09约3.1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为主题,结合湘教版必修二教材,通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工业布局的规律。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工业区位因素;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工业布局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布局的地理规律。

2.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提高对工业布局空间分布的认识。

3.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与工业布局规律的认识。

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综合分析及工业布局空间分布的判断。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如土地、水源、交通、市场等,并结合地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布局的地理规律。

2.难点:采用多角度分析,如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水平等,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工业布局空间分布的判断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工业布局的空间格局,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和工业布局的基本规律。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业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工业布局的空间分布和区位因素。

2.地图教学:运用地图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空间关系。

3.互动软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布局的模拟和优化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布局的原因。

-提问:工业为什么要布局在某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什么共同点?

-引出课题:“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通过案例分析,如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讲解不同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布局的规律,如集聚、分散、集中等。

-结合地图教学,展示不同地区工业布局的特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给出几个工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区位因素和布局特点。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和布局规律的理解。

4.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区位因素和布局规律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应关注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某个具体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布局情况。

-布置思考题:如何优化工业布局,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准备好讨论和展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工业区位因素的历史演变:介绍工业区位因素从早期的资源导向型到现代的技术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布局的特点。

-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研究不同类型工业(如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原则和典型案例,如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优势等。

-国际工业布局的案例分析:分析国际范围内工业布局的变化趋势,如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发展等。

-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工业地理学》、《区域发展与管理》等书籍,深入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的理论和实践。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工业革命》、《地球脉动》等纪录片,通过视觉感受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观工业基地: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基地,实地观察工业布局情况,与工业从业者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的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数据库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研究。

-设计模拟实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