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

发布:2017-08-01约3.01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科版 初中物理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教案 (500字) 课 题: 一、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3)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过程与方法】 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以学生对导图的发言引入新课(要求一位学生事前准备,将导图内容扩展为一篇小短文进行发言。题目可以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7.1 选择一种模型: 【演示】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学生: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同时对课本进行填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