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移动模架施工的方案.ppt

发布:2017-05-07约1.21万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交二航局福州市螺洲大桥工程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简介 一、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移动模架工艺施工流程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节主梁最大吊装长度11.76m,最大吊装重量24.5t,共分6片;高强螺栓应按照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的部位开始;对于大面积节点应由中央向外拧紧,所有高强螺栓终拧力矩并应在统一工作日内终拧完毕。安装高强螺栓前需注意主梁线形和预拱的复核和调整。 拼装完一边后,进行另半边的主梁拼装,另半边主梁拼装时,单节主梁和横梁同时拼装,以保证模架拼装完毕后,模架中缝横梁的整体对接,保证以后的顺利开模和合模。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三、移动模架安装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四、移动模架预压 五、移动模架调模 六、墩顶模板的安装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七、移动模架过孔行走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八、箱梁施工 九、施工进度计划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系统整体变形见下图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推进状态3: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十、附件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谢谢! 推进状态4: 图20 推进状态4下系统整体合成应力图(单位:MPa) 图21 推进状态4下系统整体变形图(单位:mm) 推进状态5: 图22 推进状态5下系统整体合成应力图(单位:MPa) 图23 推进状态5下系统整体变形图(单位:mm) 推进状态6: 图24 推进状态6下系统整体合成应力图(单位:MPa) 图25 推进状态6下系统整体变形图(单位:mm) 推进状态7: 图26 (右) 推进状态7下系统整体合成应力图(单位:MPa) 图27 (左) 推进状态7下系统整体变形图(单位:mm) 推进状态8: 图28 推进状态8下系统整体合成应力图(单位:MPa) 图29(右) 推进状态8下系统整体变形图(单位:mm) 五.托架计算 5.1 计算工况 工况Ⅰ:混凝土浇注状态,计算支持托架的受力及变形。 工况Ⅱ:模架推进状态,计算支撑托架的受力及变形。 5.2 计算载荷 工况Ⅰ:混凝土浇注状态下,主顶升油缸受力为:830t。 工况Ⅱ:模架推进状态下,移动小车内侧载荷:253.5t,外侧载荷:66.5t。 工况Ⅰ加载情况示意 工况Ⅱ加载情况示意 5.3 结构计算 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支撑托架的受力及变形进行电算分析。 工况Ⅰ计算 模型的约束及加载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30 浇注状态支撑托架约束及加载后的模型 …… 4#测点 3#测点 2#测点 1#测点 卸载 连续观测 加载120% 加载80% 加载60% 预压前 高程值 测点 测量: 计算: 复核: 移动模架预压变形沉降值计算表 4、模架变形观测成果的应用与模架预拱度设置 根据加载及卸载各阶段的实测结果,对模架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进行分析,整理成表。然后根据弹性变形数据表和计算出的箱梁纵桥向各点反拱数据,计算出模架底模需要设置的预拱度。 模板测量调整内容主要为:底模标高、线形、纵横坡、预拱,侧模腹板角度、线形,翼板标高、边线,箱梁端头。 图 5?1箱梁外模测量控制点 当各跨箱梁线形、横坡变化不变时,通常情况下,只要控制好了模架纵移合模后主梁与桥墩的间距不变,模架模板各截面参数一般不变,只需测其竖向主顶附近底模中线和标高,通过模架横移和顶升后,即可直接进行模板测量复核,一般情况下复核后只需调整个别地方,模板调整较为简便。 模架底模调模完毕后即可进行墩顶模板的安装。墩顶模板采用2cm竹胶板做面板,10cm木方做分分配梁,分配梁两头搭在模架底模端头,跨中设支撑。砼浇筑过程中须有专人查看墩顶底模。模架落模前需拆掉支撑,然后模架落模,墩顶底模随模架下落20cm,最后人站在设置在横梁上的工作平台上抽出木方和木板,堆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