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氮测定方法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持轻物掷远》课堂教学设计
吴元兵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
(水平一 二年级)
单位: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
地址:东莞市常平镇园林路2号
任课教师:吴元兵
指导教师:张细谦教授
联系电话一、教 师 简 介
吴元兵,男,1995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大专班,2005年广东教育学院函授本科毕业。现任学校体育科组长,小学高级教师,篮球国家一级裁判。有较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多次荣获镇“优秀教师”称号,所带田径队连续四届荣获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二、体育教学设计
(水平一 二年级 )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四个班,各有50人左右。学生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思考、探索,能随教师的提示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练习,学习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喜欢游戏活动。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阶段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投掷方法,对投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身体、心理还不成熟,注意力不能持久,易分散。
(二)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探索、实践和合作中感受活动带来的愉快。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成功和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参与、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以“课标”中“水平一”为依据,从教材的选择、学习步骤安排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放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措施。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投掷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投掷教材,是在一年级自然挥臂、自然投掷动作的基础上发展的。本节课安排的主教材是持轻物掷远,通过学习教会学生正确的投掷方法,提高学生身体活动的范围和幅度 ,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的优良品质。游戏内容是往返接力跑,主要考虑到投掷以上肢运动为主,接力跑以下肢运动为主,符合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
(五)组织与教法
把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准备部分选用小游戏《刮风、下雨,出太阳》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毽球代替轻物,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活动欲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活动中以展示自我来活跃课堂气氛,结束部分在优美的音乐声放松来结束本课。
在器材方面,采用一材多用,一材巧用,整节课只用毽球来充当投掷物、物资,并一贯到底。用6条不同高度的横绳,让学生自由选择在不同的距离和绳高进行投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讲解时学生围在老师周围,练习时学生自己组合,散点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流程
课的准备部分选用小在准备部分选用小游戏《刮风、下雨,出太阳》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的基本部分是教师讲解并示范投掷动作要领,然后学生集中练习,练习到一定程度,学生根据个体差异自由选择在不同的距离和绳高进行投掷,主教材教学完后,进行往返接力跑游戏。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放松来结束本课。具体流程是:小游戏—集体投掷练习—持轻物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往返接力跑游戏—放松舞蹈(七)单元计划
课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重点与难点 内容与教法 1 1.激发学习兴趣。
2.学会各种方式的抛
接轻物。
3.克制自已,听从指挥,积极参与练习,不妨碍别人投掷 各种方式的抛接轻物,上手和下手持轻物掷准 重点:上抛时,协调用力、方向校正。
难点:接物时,手指抓握结合。 1.散点练习各种方式的抛接,体会手腕的感觉。
2.左右手交替进行,发展平衡。 2 1.学会上手和下手持轻物掷远。
2.培养学生组织纪律
和听从指挥的良好品质 上手和下手持轻物掷远,对墙投掷小物件 重点:肩上屈肘,背后过肩
难点:动作自
然连贯。 1.学生模仿老师做上手和下手的投掷练习。
2.小组轮流练习。 3 1.培养学生对投掷的兴趣,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2.获得投掷最基本的技术、技能。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持轻物掷远
重点:蹬地转体,挥臂过肩
难点:投掷臂后伸。 1.体会自然挥臂。
2.体会肩上投掷。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持轻物掷远》体育课教案
课次:第3课时 执教老师:吴元兵 班级:二(3) 人数:男30 人20人
指导教师:张细谦教授 时间:2010年5月28日
教学
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投掷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技
术动作。
发展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