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式法.doc

发布:2017-05-25约2.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壤全氮的测定 凯氏蒸馏法 1、方法提要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3.1消化管(与消煮炉、定氮仪配套),容积250mL; 3.2定氮仪; 3.3可控铝锭消煮炉(升温不低于400℃); 3.4半微量滴定管,10mL; 3.5弯颈漏斗:与消化管配套。 4、试剂 4.1硫酸; 4.2硫酸标准溶液[c(H2SO4)=0.01mol·L-1]或盐酸标准溶液[c(HCl)=0.01mol·L-1]:配制及标定参见GB/T601; 4.3氢氧化钠溶液[ρ(NaOH)=400g·L-1]:称取40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L。 4.4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4.4.1硼酸溶液[ρ(H3BO3)=20g·L-1]:称取硼酸20.00g溶于水中稀释至1L; 4.4.2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加95%乙醇至100mL。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2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红紫色(PH值约4.5)。此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值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 4.5加速剂:称取100g硫酸钾,10g五水合硫酸铜,1g硒粉于研钵中研细,必须充分混合均匀; 4.6高锰酸钾溶液[ρ(KMnO4)=50g·L1]:称取25g高锰酸钾溶于500mL水,贮于棕色瓶中; 4.7硫酸溶液(1:1); 4.8还原铁粉:磨细通过0.15mm孔径筛; 4.9辛醇。 5、分析步骤 5.1称样 称取通过0.25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0.5~1g(含氮约1mg,精确到0.0001g)。 5.2土样消煮 5.2.1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1.8g加速剂,加水约2mL湿润试样,再加5mL浓硫酸,摇匀。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用小火加热,待管内反应缓和时(约10min~15min),加强火力至375℃。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5.2.2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1mL高锰酸钾溶液,轻轻摇动消煮管,缓缓加入2mL1:1硫酸溶液,不断转动消化管,放置 5min后,再加入1滴辛醇。通过长颈漏斗将0.5g(±0.01g)还原铁粉送入消化管底部,瓶口盖上弯颈漏斗,转动消化管,使铁粉与酸接触,待剧烈反应停止时(约5min),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缓缓加热45min(管内土液应保持微沸,以不引起大量水分丢失为宜)。停止加热,待消化管冷却后,加1.8g加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按“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的步骤,消煮至试液完全变为黄绿色,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5.3氨的蒸馏和滴定 蒸馏前先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检查定氮仪,并空蒸0.5h洗净管道。待消煮液冷却后,向消化管内加入约60mL水,摇匀,置于定氮仪上。于三角瓶中加入25mL20g·L-1硼酸—指示剂混合液,冷凝器承接管管口置于硼酸液面以下,以免吸收不完全。然后向消化管内缓缓加入35mL400 g·L-1氢氧化钠溶液,蒸馏5分钟,用少量的水洗涤冷凝管的末端。 用0.01mol·L-1硫酸(或0.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至刚变为红紫色。记录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0.40mL。 6、结果计算 土壤全氮,g·kg-1= 式中:V—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 0.014—氮原子的毫摩尔质量; m—风干试样质量,g; 1000—换算成每公斤含量。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7、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 土壤含氮量(g·kg-1) 允许绝对相差(g·kg-1) >1 ≤0.05 1~0.6 ≤0.04 <0.6 ≤0.03 8、注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