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7春秋学期《中国古代史(尔雅)》在线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v 1. 由于后期考古发现商朝墓葬中出现大量的人殉葬,因此学术界将商朝的社会性质划分为下列哪个阶段:()
. 母系氏族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标准答案:
2. 下列关于商朝频繁迁都以及盘庚迁殷的说法正确的是:()
. 商朝频繁迁徙的原因,人们的猜测包括土地贫瘠说和地质灾害说。
. 盘庚时期社会区域稳定,定都在殷墟,自然生态环境适应国都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开始走上稳定的生活状态。
.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关键性的转折点,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了充分的积累。
. 上述三项都对
标准答案:
3. 下列有关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东欧集团和北约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互相竞争。
. 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八种文化类型。
. 世界是多元发展的。
. 有可能向西方文明进攻的是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明。
标准答案:
4. 私人笔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文献。下列哪一项私人笔记作品是钱大昕所著:()
. 《十七史商榷》
. 《廿二史札记》
. 《廿二史考异》
. 《中国史稿》
标准答案:
5.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标准答案: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与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文化的是:()
. 河姆渡文化
. 马家浜文化
. 良渚文化
. 哨棚嘴文化
标准答案:
7. 下列关于仰韶文化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北到长城边
. 南到达湖北省北部
. 西到新疆一带
. 东到达河南省东部和山东省西部交界
标准答案:
8. 下列对于商朝国家发展的重要时间及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关键性的转折点。
. 武丁时期是商朝发展的顶峰阶段,商朝的经济、政治以及制度建设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 商朝后期,统治阶级腐败没落。公元前1046年,来自西部的周人,取代了商朝。
. 上述三项都对
标准答案:
9. 下列对商人为何放弃自己的发源地而向内陆发展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人类的一种文明,一种力量的象征和力量的强盛,它有一种向周边扩张的姿态。
. 商人经济、政治权利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现有地区已无法容纳,向周边地区四散扩张称为发展的必然。
.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总是向着容易生存,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 上述三项都对
标准答案:
10. 基督教文明进入中国的时间是:()
. 唐代初期
. 明末清初
. 宋朝末期
. 明朝初期
标准答案:
11. 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
. 相
. 夏桀
. 夏启
. 太康
标准答案:
12.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巨大差异表现在:()
. 旧石器时代人类单纯从自然界索取。
. 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经营种植业、饲养业。
. 、都是
. 、都不是
标准答案:
13.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包括:()
. 学会制造石器
. 学会使用火
. 、都是
. 、都不是
标准答案:
14. 黄河中游地区最著名、最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是:()
. 裴李岗文化
. 磁山文化
. 仰韶文化
. 龙山文化
标准答案:
15. 《四库全书》是下列哪个朝代编修完成的:()
. 唐代
. 清代
. 宋代
. 明代
标准答案:
16. 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们将其称之为史前时代。研究史前时代历史的主要方法是:()
. 考古
. 神话
. 传说
. 上述三项都不是
标准答案:
17. 对于经济生活方式,商朝人主要以农业为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较为典型地表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 商汤时期
. 盘庚迁殷之后
. 武丁时期
. 商纣时期
标准答案:
18. 仰韶文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裴李岗文化
. 磁山文化
. 齐家文化
. 李家村文化
标准答案:
19.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下列哪一项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 农业种植
. 冶炼铜器
. 烧制陶器
. 使用磨制石器
标准答案:
20. 《中国大历史》的作者是:()
. 白寿彝
. 郭沫若
. 傅斯年
. 黄仁宇
标准答案:
21. 商朝从汤建国到迁殷之前共经历了20为君王,迁殷时的王是下列哪一位:()
. 盘庚
. 阳甲
. 南庚
. 沃甲
标准答案:
22. 人和人之间的群体差别与不同关键是下列哪一方面的差别:()
. 体质
. 地理
. 语言
. 文化类型
标准答案:
2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 女娲造人
. 上帝造人
. 物种起源
. 亚当和夏娃
标准答案:
24. 下列哪一部史书不属于私人修史:()
. 《史记》
. 《明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标准答案: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