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航天-2017高考题模拟题物理分项版汇编原卷板.pdf
1.【2017·新课标Ⅰ卷】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
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22017ABt
.【·江苏卷】如图所示,、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
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2tt
AtBCD
()()t()()
224
3.【2017·江苏卷】如图所示,
2025-03-11 约9.38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专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航天-2017高考题模拟题物理分项版汇编.pdf
1.【2017·新课标Ⅰ卷】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
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
【考点定位】平抛
【名师点睛】重点要理解题意,本题考查平抛水平方向的规律。理论知识简单,难在由题意分析出
水平方向的特点。
22017ABt
.【·江苏卷】如图所示,、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
抛出
2025-03-11 约1.73万字 12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物理 专题集锦(一)“万有引力与航天”命题分析.doc
“万有引力与航天”命题分析
“万有引力与航天”是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完美结合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典范。在新课标高考中,基本上以选择题形式命题,难度偏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认为抓好以下几个基础性的问题,能够逐步提高难度与高考匹配。
一、“圆周运动”规律破解公转模型
学以致用是课标主要的理念,所以围绕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命题理所应当。具体思路为: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2)“黄金代换式”。忽略自转,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 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即得。
【例1】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下列表述不正确
2017-05-31 约2.35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2017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精选.docx
PAGE \* MERGEFORMAT 9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1.两条基本思路
(1)天体附近:eq \f(GMm,R2)= 。
(2)环绕卫星
Geq \f(Mm,r2)=eq \b\lc\{\rc\ (\a\vs4\al\co1(m\f(v2,r)→v=\r(\f(GM,r))→v∝\f(1,\r(r)),mω2r→ω=\r(\f(GM,r3))→ω∝\f(1,\r(r3)),m\f(4π2,T2)r→T=\r(\f(4π2r3,GM))→T∝\r(r3),ma→a=\f(GM,r2)→a∝\f(1,r2)))
2017-05-07 约6.64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5 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教师版).docx
专题05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
1.(2021·山东卷)迷你系绳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的电离层中,沿圆形轨道绕地飞行。系绳卫星由两子卫星组成,它们之间的导体绳沿地球半径方向,如图所示。在电池和感应电动势的共同作用下,导体绳中形成指向地心的电流,等效总电阻为r。导体绳所受的安培力克服大小为f的环境阻力,可使卫星保持在原轨道上。已知卫生离地平均高度为H,导体绳长为,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轨道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赤道平面。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据此可得,电池电动势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根据
可得卫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导体绳产生的感应电动
2024-05-20 约7.6千字 23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八恒定电流.doc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17,6分)(难度)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A. B. C. D.
.(2016·北京理综,19,6分)(难度)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
2017-02-24 约字 10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11交变电流.doc
专题十一 交变电流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21,6分)(难度)(多选)如图,M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M、N在t=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
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B.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
C.在t=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2017-05-24 约1.18万字 10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doc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19,6分)(难度)(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16·江苏单科,9,4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
2016-11-04 约1.43万字 24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八恒定电流课件.doc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17,6分)(难度)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A. B. C. D.
.(2016·北京理综,19,6分)(难度)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
2017-05-22 约4.97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11交变电流课件.doc
专题十一 交变电流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21,6分)(难度)(多选)如图,M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M、N在t=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
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B.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
C.在t=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2017-05-21 约1.18万字 10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课件.doc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全国卷,16,6分)(难度)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2016·全国卷,21,6分)(难度)(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2016·江苏
2017-05-20 约9.37千字 18页 立即下载
-
2017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03双星三星问题含解析概要1.doc
专题03 双星三星问题
1.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其中L远大于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星体自转效应,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颗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
B.四颗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均为
C.四颗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2π
D.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
【参考答案】:CD
由F合=F向=m=mr,
可解得v=,
T=2π,
故A、B项错误,C项正确.对于星体表面质量为m0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017-07-10 约2.97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万有引力与航天-三年高考(2015-2017)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Word版含解析.doc
PAGE1 / NUMPAGES14
PAGE
三年(2015-2017)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北京卷】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质量时,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无法求“环绕天体”的质量。
2.【2017·新课标Ⅲ卷】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
2018-10-05 约7.6千字 14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ppt
知识清单 方法一 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方法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如图所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 1.变轨原理及过程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 (2)在A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突破方法 2.一些物理量的定性分析 (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点时速率分别为vA、vB。因在A点加速,则vAv1,因在B点加速,则v3vB,又因v1v3,故有
2017-05-17 约2.16千字 21页 立即下载
-
广东省高考模拟理综物理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航天.doc
2013年广东省高考模拟理综物理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单选题
1.(2013届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14)若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实际绕行速率( )
A.一定等于7.9km/s B.一定小于7.9km/s
C.一定大于7.9km/s D.介于7.9-11.2km/s之间
2.(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如图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AFBFC
C.周期
D.向心加速度
3.(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
2017-03-23 约7.82千字 9页 立即下载